文章解析

mèng
lìng
·
·
huáng
qīng
tái
guī

朝代:清作者:纳兰性德浏览量:2
huáng
qīng
tái
guī
xiè
fěn
xiāng
chù
xiāo
jìng
chén
chén
jīn
xiāng
qiū
qiū
bàn
yīn
fēng
chuī

译文

黄叶和青苔铺满了回去的路,原来我们相约幽会的地方如今在哪里。你离去后音讯杳无,平添了今夜的无限相思之苦。窗外秋雨,窗外秋雨,一半已经被风吹去。

逐句剖析

"黄叶青苔归路":黄叶和青苔铺满了回去的路,

# 黄叶青苔归路:一作“木叶纷纷归路”。

"屧粉衣香何处":原来我们相约幽会的地方如今在哪里。

# 屧粉衣香:这里代指所怀念之情人及与之幽会的地方。屧,本意为鞋子的木底,此处与衣字皆以衣物代指情人。一作“残月晓风”。

"消息竟沉沉":你离去后音讯杳无,

# 竟沉沉:一作“半浮沉”。

"今夜相思几许":平添了今夜的无限相思之苦。

# 几许:许多。

"秋雨":窗外秋雨,

"秋雨":窗外秋雨,

"一半因风吹去":一半已经被风吹去。

# 一半因风吹去:“秋月句”:清朱彝尊《转应曲》诗句:“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如梦令・黄叶青苔归路》以相思为主题,通篇未直接倾诉愁绪,而是借助黄叶、青苔等景物意象的烘托,将浓郁的愁情融入意象的状态与氛围之中,以含蓄委婉的方式刻画对妻子的深切思念,流露情思深挚而绵长的心境。词作通篇采用自然质朴、简洁清朗的白描语言,行文浑然天成、不加雕琢,却凭借本真的情感传递出动人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词三大家”之一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满族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先祖原为蒙古土默特氏。大学士明珠长子,康熙进士,官至一等侍卫。善骑射,好读书,曾从徐乾学受经学,并广泛搜集整理诸家经解文献,主持编纂《通志堂经解》。纳兰性德一生以词名世,尤长于小令,多感伤情调,风格近于李后主。其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为“清词三大家”,擅悼亡词、边塞词和友情词。亦工诗,颇得盛唐风神。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该作品创作于纳兰性德随驾出巡南北各地,并奉命出使梭龙(今黑龙江流域)一带勘查沙俄对东北侵扰的时期。具体时间为1682年秋(康熙二十一年),作者因公务在身远离故土,无法与心爱之人相聚,恰逢秋意渐浓,眼见秋风吹动黄叶纷飞的景象,心中愁绪翻涌,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关于相思的词作,描绘词人行走于落叶满地的归途,触景生情。途中所见触发对往昔与所思之人并肩同行的回忆,那条承载着过往的道路如今只剩孑然身影,唯有满溢的忆念与心头的怅惘交织,将思念与失落之情融入萧瑟的秋景之中。

2. 写作手法

化用:词人巧妙化用前人经典意象与词句,如“一半西风吹去”与辛弃疾《满江红》意境相通。在保留传统意象感染力的同时,融入个人情感,使词作既有古典韵味又具新意,增强了艺术亲和力与情感厚度。白描:全词以自然质朴的白描语言构句,如“黄叶青苔归路”“消息竟沉沉”等句,摒弃雕琢,纯以简洁笔墨勾勒场景与心境。这种写法使词作呈现出天然浑成的质感,以本真的物象与直白的表述传递深挚情感,看似平淡却真切动人,尽显素朴之美。

3. 分段赏析

首句“黄叶青苔归路”中,“黄叶”作为古典诗词里的常见意象,与“青苔”并置后,在秋意的营造上颇具特色。二者共同勾勒出幽寂的归程图景,让悲秋的氛围更显浓郁,情感表达也更为深沉。第二句“展粉衣香何处”,以探寻的口吻引出对往昔气息的追念,字里行间隐含着哀婉的情愫。这种对消逝美好事物的寻觅,引发强烈的失落感,进一步强化了词作情感的浓度。从风格上看,此词与纳兰性德的其他作品一脉相承,延续了其婉约细腻的一贯特质。三、四句“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以直白的语言刻画了词人对妻子的深切思念。“竟沉沉”的无奈与“相思几许”的追问相呼应,将渴望与怅惘交织的心理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尽显深情而又无力的矛盾心境。末三句“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巧妙化用前人意象与词句,使词作在古典韵味中融入新的意趣。其中“一半西风吹去”与辛弃疾《满江红》中“被西风吹去,了无痕迹”在意境上相通,借自然风物的变迁,暗喻情感或思绪的飘散,既保留了经典意象的感染力,又赋予词句新的艺术张力。

4. 作品点评

暮雨淅沥,秋风骤起,“秋风秋雨愁煞人”的萧索意境中,词作以细致清新的笔触勾勒情思。其风格委婉自然,延续了纳兰性德词作中惯有的情感基调。值得注意的是,纳兰词素以“愁”为核心情感载体,此词却不落直白抒情的窠臼,而是通过暮色、风雨等意象的交织渲染,将愁绪融入景物的动态与氛围之中,以间接含蓄的手法传递出深沉的情感张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家家争唱纳兰词,纳兰心事谁人知?斑丝廓落谁同在?岑寂名场尔许时。

清曹寅《楝亭词钞》

# 容若词深得五代之妙,如此阕尤为神似。

清陈廷焯《云韶集》

# 全诗不见一个情字,却字字皆是情。

现代作家艾南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袁枚《鸡》

下一篇:清·厉鹗《宝应舟中月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