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来好":近来心情很好,
"唱得虎头词":闲来吟诵你的诗句。
# 虎头词:指纳兰好友顾贞观客居苏州时所填之词。虎头,东晋画家顾恺之,小字虎头。顾贞观与顾恺之同里同姓,故以虎头借指顾贞观。
"一片冷香惟有梦":那咏梅的词句冷香、清瘦,不正是你的写照吗?
# 冷香:指梅花之清香。宋姜夔《念奴娇》
"十分清瘦更无诗":。那咏梅的词句冷香、清瘦,不正是你的写照吗?
# 清瘦:瘦的婉辞。
"标格早梅知":大约这些均已经被那有知有灵的梅花领会了。
# 标格早梅知:意思是你词中表现出的标格,大约能被那有知有灵的梅花知晓。
“清词三大家”之一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满族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先祖原为蒙古土默特氏。大学士明珠长子,康熙进士,官至一等侍卫。善骑射,好读书,曾从徐乾学受经学,并广泛搜集整理诸家经解文献,主持编纂《通志堂经解》。纳兰性德一生以词名世,尤长于小令,多感伤情调,风格近于李后主。其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为“清词三大家”,擅悼亡词、边塞词和友情词。亦工诗,颇得盛唐风神。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题咏友人的雅词,表达了诗人对挚友顾贞观词作与人格的极致赞美,以及跨越浊世的相知之情。
2. 分段赏析
开篇“一片冷香唯有梦,十分清瘦更无诗”,如寒梅破空,将顾贞观原词中“苦寒自持”的梅花意象提炼为精神符号。纳兰性德以“冷香”喻诗魂之高洁,“清瘦”状词骨之嶙峋,看似写梅,实则写人。这两句既是对友人才情的极致礼赞,亦暗含对浊世摧折风骨的隐痛——正如顾贞观因“丁酉科场案”牵连而仕途困顿,其词中梅花的“冷”与“瘦”,恰是文人风骨在浊世中的精神投影。“标格早梅知”以物观人,将抽象品格具象化为梅的物性。此句暗藏三重妙义:其一,呼应顾贞观原词“冻云深护最高枝”的孤高意境;其二,借梅花“不与群芳争艳”的品性,暗喻友人不慕荣利的文人风骨;其三,以“知”字构建跨越物种的精神对话,正如况周颐所言“赏会若斯,岂易得之并世”,道出纳兰对友人才情与人格的双重默契。末字“知”如金石坠地,将全词情感推向高潮。此字既指梅花通晓君子的标格,更暗含纳兰对知音难遇的珍视——顾贞观曾为其营救吴兆骞奔走十九载,这种生死袍泽的情谊,在“知”的凝缩中化作永恒。正如顾贞观原词“待他移影说相思”的缠绵,纳兰以“知”字作答,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唱和。
3. 作品点评
全词最惊艳处,在于“以诗评诗”的创作范式:挪用友人原句,却不显拼凑,反似梅花天然落在新枝。上阕以“虎头词”点明创作主体,下阕以“早梅标格”升华艺术境界,形成“人-词-梅”的三重互文。这种“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的手法,既彰显纳兰“以自然之眼观物”的词学理念,更开创了清代文人词评的新范式。
# 这首词五句中有两句是顾贞观的词句,写法别致。况周颐在《蕙风词话》续编里说:“以梁汾咏梅句喻梁汾词。赏会若斯。岂易得之并世。”
现代首都师范大学东方古籍研究所研究员张秉戌《纳兰词笺注》
上一篇:清·袁枚《遣兴》
下一篇:清·纳兰性德《洞仙歌·咏黄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