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ī
shuǐ

朝代:清作者:郑板桥浏览量:3
zhī
shuǐ
qīng
qiě
qiǎn
shā
míng
shǔ
yàng
yàng
qīng
yōu
yōu
huì
yuǎn
qiān
shān
dào
kōng
qīng
luàn
shí
lái
yóu
yǒng
hào
huái
怀
wǎng
jǐng
xíng
dào
liè
chéng
bèi
shuǐ
zào
móu
chì
zhì
zhào
hán
xìn
gòu
zuǒ
chē
zhāng
ěr
lòu
fèi
shè
chén
zhī
guī
hàn
zhǔ

译文

泜水清澈且浅,水中沙石清晰可见。水流荡漾着轻波,连绵不断地汇入远处的河流。众山倒映水中呈翠黛之色,群山乱石兀立岸边如墙壁之状。我来这里尽情地游泳,放声高歌缅怀往古。狭窄的井陉道上,士兵无法排成行伍。(韩信)在背水设下奇计,攻占赵地,树立起汉的赤帜旗。韩信悬赏活捉李左车,(相较之下)张耳心胸就有些鄙陋。(张耳)为何不赦免陈馀,与之一起共事刘邦?

逐句剖析

"泜水清且浅":泜水清澈且浅,

"沙砾明可数":水中沙石清晰可见。

"漾漾浮轻波":水流荡漾着轻波,

"悠悠汇远浦":连绵不断地汇入远处的河流。

# 悠悠:连绵不绝。

"千山倒空青":众山倒映水中呈翠黛之色,

# 倒:倒映。

"乱石兀崖堵":群山乱石兀立岸边如墙壁之状。

# 崖:岸边。

"我来恣游泳":我来这里尽情地游泳,

# 恣:尽情的。

"浩歌怀往古":放声高歌缅怀往古。

# 怀:缅怀。,浩歌:高歌。

"逼侧井陉道":狭窄的井陉道上,

# 井陉:今河北省西部井陉县,县北有井陉山,山上有关名陉关(又名土门关)。又县西有故关,乃井陉西出之口,是太行山区进入华北平原的孔道。此下八句,咏汉初张耳、韩信于井陉口破赵的故事。,逼侧:一作“逼仄”,狭窄。

"卒列不成伍":士兵无法排成行伍。

"背水造奇谋":(韩信)在背水设下奇计,

"赤帜立赵土":攻占赵地,树立起汉的赤帜旗。

"韩信购左车":韩信悬赏活捉李左车,

"张耳陋肺腑":(相较之下)张耳心胸就有些鄙陋。

# 陋肺腑:谓心胸鄙陋。

"何不赦陈余":(张耳)为何不赦免陈馀,

"与之归汉主":与之一起共事刘邦?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泜水》是清代郑板桥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泜水清澈浅滩、沙石可数、轻波荡漾、远山青翠、乱石林立的自然景色,展现出泜水的秀丽风光。后半部分诗人触景生情,联想到历史上发生在泜水附近的井陉之战,对韩信、张耳等人物的行为进行了思考和评价。全诗以自然的笔触,将眼前的山水景色与历史事件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缅怀和感慨,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代文人画家

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性格旷达,不拘小节,喜高谈阔论,臧否人物,当时被人称为“狂”和“怪”,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多同情民间疾苦、抨击苛政、揭露时弊之作,语言通俗流畅,多用口语。其词作内容丰富,有狂怪之作,也有温婉情词,既有描写风俗民情的现实词作,也有吊古伤今的怀古之词。擅写兰竹,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工书法,号“六分半体”。代表作品有《悍吏》《逃荒行》《沁园春·恨》《满江红·田家四时苦乐歌》等。著有《板桥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刘邦命韩信、张耳率数万兵马东下井陉攻打赵国,赵王歇与成安君陈馀于井陉口集结重兵抵御。韩信背水布阵,诱使赵军倾巢而出,同时派遣两千轻骑趁赵营空虚,尽拔赵旗,遍立汉军赤帜,致使赵军军心大乱,一败涂地。此役中,陈馀被斩杀于泜水之畔,赵王歇也遭擒杀。战前,赵广武君李左车曾献策,主张出奇兵偷袭汉军辎重,却未被陈馀采纳,间接成就韩信奇谋。汉军获胜后,韩信下令军中勿杀李左车,愿以千金悬赏生擒者。李左车被绑至麾下后,韩信亲自为其松绑,以师礼相待。而张耳与陈馀本为魏大梁的生死之交,后关系破裂,张耳归附刘邦,陈馀则辅佐赵王歇,这段故事在《史记・张耳陈馀列传》中有详细记载。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咏史诗。描绘了泜水的自然美景,营造出悠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怀以及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思索。

2. 写作手法

承上启下:前六句写景,“我来恣游泳,浩歌怀往古”两句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议论。

3. 分段赏析

“泜水清且浅,沙砾明可数。漾漾浮轻波,悠悠汇远浦。千山倒空青,乱石兀崖堵”这六句是对泜水及其周边景色的描写。“清且浅”“明可数”直接写出泜水的清澈和水浅的特点,能清晰地看到水底沙砾。“漾漾”“悠悠”两个叠词,生动地表现出轻波荡漾、水流悠悠的动态美,描绘出泜水的平和宁静。“千山倒空青”写远处的千山倒映在水中,一片青翠,将山水相连的美景展现出来。“乱石兀崖堵”则刻画了岸边乱石堆积、山崖高耸的景象,使画面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给人一种壮美之感。“我来恣游泳,浩歌怀往古。逼侧井陉道,卒列不成伍。背水造奇谋,赤帜立赵土。韩信购左车,张耳陋肺腑。何不赦陈馀,与之归汉主”:诗人在描绘完眼前景后,转而抒发情怀。“我来恣游泳,浩歌怀往古”表明诗人来到此地,尽情游泳,放声高歌,心中怀念着古代的历史。接着,“逼侧井陉道,卒列不成伍”描述了井陉之战的战场环境,道路狭窄,士兵队列难以整齐。“背水造奇谋,赤帜立赵土”概括了韩信在井陉之战中的奇谋,背水一战,树立汉军旗帜,最终取得胜利。“韩信购左车,张耳陋肺腑。何不赦陈余,与之归汉主”则是对战争中相关人物行为的评价,诗人认为韩信重金收买李左车是明智之举,而张耳的心胸狭隘。同时,诗人提出疑问,为何不赦免陈余,让他归降汉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独特思考。

4. 作品点评

郑板桥的咏史诗往往见解独到,《泜水》便是其代表作之一。诗中开篇以“泜水清且浅”六句绘就山水画卷,继而借“我来恣游泳,浩歌怀往古”自然过渡,引入韩信井陉破赵、斩杀陈馀的历史典故。后八句中,他以质朴流畅的语言,表达对张耳与陈馀从生死之交到反目成仇的惋惜,展现出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全诗融景、情、史于一体,以独特视角解读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郑板桥写了不少咏史诗,从这些诗中可以看出郑板桥对于历史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此诗从泜水入笔,叙述韩信击破赵井陉,斩陈馀泜水上这一段历史故事。前六句写景,中间两句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议论。后面八句表达作者的看法,惋惜两个生死之交的朋友最后反目成仇。此文诗歌语言流畅,质朴自然。

现代衣殿臣《郑板桥诗词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张问陶《芦沟》

下一篇:清·吴嘉纪《玉钩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