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ōng
hǎo
·
·
xiǎo
gòu
yuán
lín
huá

朝代:清作者:纳兰性德浏览量:3
xiǎo
gòu
yuán
lín
huá
shū
jìng
fǎng
仿
shān
jiā
zhòu
cháng
yín
fēng
liú
tīng
qiū
píng
xiǎng
shā
tiān
zhú
shí
bàn
yān
xiá
píng
zūn
jiǔ
wèi
nián
huá
xiū
jiē
jīn
shēng
ròu
chūn
lái
zhòng
huā

译文

小小的园林一片寂静而不喧哗,稀疏的篱笆和曲折的小径都仿照着山野人家的样式。白天在这里吟唱《风流子》,到了晚上可以听到碧纱窗里传出棋子落盘的声音。添加一些竹子和石头,来衬托山水的自然风光。准备在这里用酒来度过年华。不要感叹会在安逸舒适的生活中无所作为,等来年春天来到时,亲自在这里种植花草。

逐句剖析

"小构园林寂不哗":小小的园林一片寂静而不喧哗,

"疏篱曲径仿山家":稀疏的篱笆和曲折的小径都仿照着山野人家的样式。

# 山家:山野人家。

"昼长吟罢风流子":白天在这里吟唱《风流子》,

# 风流子: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三十四字,仄韵。双调又名《内家娇》。

"忽听楸枰响碧纱":到了晚上可以听到碧纱窗里传出棋子落盘的声音。

# 响:棋子落盘的声音,即敲棋声。,楸枰:棋盘,古时多用楸木制作,故名。

"添竹石":添加一些竹子和石头,

# 竹石:竹与石。

"伴烟霞":来衬托山水的自然风光。

# 烟霞:指山水自然。

"拟凭尊酒慰年华":准备在这里用酒来度过年华。

# 尊酒:意即杯酒。尊:一作樽。

"休嗟髀里今生肉":不要感叹会在安逸舒适的生活中无所作为,

# 髀里今生肉:因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意为不要叹老嗟卑,自寻苦恼。,休嗟:休叹。感叹声。

"努力春来自种花":等来年春天来到时,亲自在这里种植花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于中好·小构园林寂不哗》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以隐逸生活为题的抒怀之作。全词通过虚实相生的笔触,构建出文人心中至臻的理想栖居图景。上片以"静寂园林"起笔,疏篱曲径间点缀着吟诗对弈的日常雅趣,将隐者超脱尘嚣的闲适心境凝练于"好不安闲"四字之中。下片进一步以竹石烟霞为意象,将自然元素与人文意趣交融。"竹石"喻示文人风骨,"烟霞"暗合林泉之志,这种物我两忘的审美体验被词人视作"人间全福"的终极注解。结尾处援引谢朓"真得野人情"的典故,既是对隐者生活方式的礼赞,又在"有人有己"的双重视角中展露心迹。全篇在赞叹他人隐逸之乐的表层叙事下,暗涌着纳兰对自由人格的深切渴慕,形成物境与心境双重叠印的艺术张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词三大家”之一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满族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先祖原为蒙古土默特氏。大学士明珠长子,康熙进士,官至一等侍卫。善骑射,好读书,曾从徐乾学受经学,并广泛搜集整理诸家经解文献,主持编纂《通志堂经解》。纳兰性德一生以词名世,尤长于小令,多感伤情调,风格近于李后主。其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为“清词三大家”,擅悼亡词、边塞词和友情词。亦工诗,颇得盛唐风神。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据赵秀亭、冯统一《饮水词笺校》记载,纳兰性德曾在其府邸内修筑草堂,词作即为此事而写,完成于草堂落成之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婉约词派中的隐逸题材作品,全词以“隐逸精神”为核心,描绘了纳兰理想中的隐逸生活,表达了作者的心之所向。

2. 分段赏析

上片描写了隐者消闲自适的生活情景。“小构园林寂不哗,疏篱曲径仿山家”开篇即勾勒出远离尘嚣的静谧园林。疏篱、曲径的意象模仿山野人家,但暗含矛盾:朱门府邸中的“山家”之景实为刻意营造的雅趣,是贵族对自然的想象性占有。这种“仿”字既体现对隐逸的向往,也暗示其身处富贵却心向自由的挣扎。“昼长吟罢风流子,忽听楸枰响碧纱”进一步展开隐者日常:吟诗、对弈。白昼吟咏《风流子》词牌,夜晚棋声清脆,动静交织中呈现文人生活的闲适与诗意。下片说如果再加以竹石和着烟霞的相伴,便是得到了人间的全福。“添竹石,伴烟霞”以竹石象征文人气节,烟霞喻指林泉之志,将自然元素升华为精神符号。竹石相伴的园林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是词人心灵的投影,体现“芥子纳须弥”的园林美学。“樽酒慰年华”则流露借酒消愁的无奈,与李白、苏轼的豪饮形成对比,凸显纳兰对现世价值的疏离感。“休嗟髀里今生肉,努力春来自种花”化用刘备“髀肉复生”之典,表面劝慰友人莫叹功业未成,实则自我宽解。末句以“春来种花”收束,呼应陶渊明的归田意象,将隐逸理想具象化为躬耕自足的田园生活,暗含对宦海浮华的厌弃。

3. 作品点评

这首词不仅是对理想栖居的艺术再现,更是纳兰性德在锦绣朱门中对精神自由的隐秘追寻,看似清寂的园林空间里,实则激荡着冲破世俗枷锁的灵魂震颤。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纳兰性德《菩萨蛮·为春憔悴留春住》

下一篇:清·纳兰性德《菩萨蛮·黄云紫塞三千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