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fǎng
仿
yuán
shān
lùn
shī
shí
èr
shǒu
xuǎn

朝代:清作者:袁枚浏览量:3
xiāng
fěi
xiāng
shī
gōng
dào
chí
lùn
zuì
zhī
dài
zhèng
zōng
cái
wàng
wén
ruǎn
tíng
shī

译文

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评价诗作,我最清楚其中的道理。即使是被奉为一代正宗的名家作品,其才力也有不足之处,像“望溪文集”和“阮亭诗”这样的名家作品,也并非完美无缺。

逐句剖析

"公道持论我最知":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评价诗作,我最清楚其中的道理。

"一代正宗才力薄":即使是被奉为一代正宗的名家作品,其才力也有不足之处,

"望溪文集阮亭诗":像“望溪文集”和“阮亭诗”这样的名家作品,也并非完美无缺。

# 阮亭:王士祯号阮亭。,望溪:方苞晚年号望溪。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仿元遗山论诗(四十二首选一)》是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模仿金代元好问(号遗山)《论诗三十首》的风格,表达对当时文坛的评价。全诗语言犀利,观点鲜明,强调文学批评应持公允态度,既不盲目贬低,也不盲目推崇。诗中直接批评方苞(望溪)的散文和王士禛(阮亭)的诗歌,认为他们虽被尊为“一代正宗”,但才力有限,缺乏真正的创新与深度。此诗展现了袁枚独立的文学批评精神,以及对清代文坛流弊的深刻洞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乾隆三大家”之一

袁枚(1716~1797?),清代文学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号随园老人、仓山居士等,世称随园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慈溪(今属浙江宁波)。乾隆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四十岁告归,于江宁小仓山筑随园。作为诗人,袁枚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为“乾隆三大家”。其论诗主“性灵”说,强调“性情之外本无诗”,抨击程朱理学和儒家“诗教”。对诗歌创作,袁枚主张直抒性情,真率自然、清新灵巧,诗人应不为格律所拘。其所作古文、骈文亦纵横跌宕,自成一家。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子不语》等。今人辑有《袁枚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袁枚的《仿元遗山论诗(四十二首选一)》作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是其晚年重要的论诗组诗之一。这里所选为第一首,作者自注是评论王士祯的。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文学评论诗。全诗以诗歌创作为背景,通过阐述对不同诗人及作品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理念的思考。

2. 分段赏析

“不相菲薄不相师”:开篇点明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态度,倡导诗人之间应相互尊重,避免相互轻视和盲目模仿,为全诗奠定了理性客观的基调。“公道持论我最知”:进一步强调诗人应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评价诗作,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审美判断的自信,也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立思考。“一代正宗才力薄”:指出即使是被奉为一代正宗的名家作品,也并非完美无缺,其才力也有不足之处,暗示诗歌创作不应盲目迷信权威。“望溪文集阮亭诗”:以“望溪文集”和“阮亭诗”为例,具体说明即使是名家作品也存在不足,提醒人们在学习和借鉴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理性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纳兰性德《浪淘沙·望海》

下一篇:清·何福堃《途中杂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