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ào
qíng
shí
shǒu

朝代:清作者:郑燮浏览量:3
lǎo
shū
shēng
bái
zhōng
shuō
huáng
dào
fēng
duō
hòu
bèi
gāo
zhòng
mén
qián
cóng
xióng
shàng
jīng
lóng
zhāo
shì
luò
chéng
chūn
mèng
dào
péng
mén
xiàng
jiào
xiǎo
xiǎo
méng
tóng

译文

年老的书生,在简陋的房屋里,谈论黄帝、虞舜时代,讲述古代风俗,许多后辈在科举考试中高中。门前的仆从威风得像老虎,道路上旌旗飘扬如同游龙。一旦权势衰落就如同春梦一场,倒不如、在简陋偏僻的街巷,教导几个、年幼的学童。

逐句剖析

"老书生":年老的书生,

"白屋中":在简陋的房屋里,

"说黄虞":谈论黄帝、虞舜时代,

"道古风":讲述古代风俗,

"许多后辈高科中":许多后辈在科举考试中高中。

"门前仆从雄如虎":门前的仆从威风得像老虎,

"陌上旌旗去似龙":道路上旌旗飘扬如同游龙。

"一朝势落成春梦":一旦权势衰落就如同春梦一场,

"倒不如、":倒不如、

"蓬门僻巷":在简陋偏僻的街巷,

"教几个、":教导几个、

"小小蒙童":年幼的学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道情十首(其五)》为清代郑燮所作的一首道情词,借老书生之口,将淡泊宁静与荣华富贵两种人生境遇进行鲜明对照。诗中先写老书生居于白屋,谈论上古黄虞古风,再刻画后辈科举高中后仆从如虎、旌旗似龙的煊赫之势,最后笔锋陡转,指出权势终将如梦幻般消逝,不如在蓬门僻巷教导蒙童。全诗语言质朴明快,通过对世事兴衰的描写,讽刺追名逐利的世态,抒发对人生无常的感怀,表达诗人向往平淡隐逸生活的志趣,以通俗的表达蕴含深刻哲理,展现出郑燮超脱的人生态度与对世俗的深刻洞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代文人画家

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性格旷达,不拘小节,喜高谈阔论,臧否人物,当时被人称为“狂”和“怪”,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多同情民间疾苦、抨击苛政、揭露时弊之作,语言通俗流畅,多用口语。其词作内容丰富,有狂怪之作,也有温婉情词,既有描写风俗民情的现实词作,也有吊古伤今的怀古之词。擅写兰竹,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工书法,号“六分半体”。代表作品有《悍吏》《逃荒行》《沁园春·恨》《满江红·田家四时苦乐歌》等。著有《板桥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老书生,白屋中,说黄虞,道古风,许多后辈高科中”:开篇点明老书生身处简陋的白屋之中,谈论上古黄虞时代、古老风俗,与下文后辈科举高中形成对比,展现出不同的人生境遇。“门前仆从雄如虎,陌上旌旗去似龙”:生动刻画了后辈科举得势后,门前仆从气势汹汹,出行时旌旗招展、威风凛凛的场面,凸显其权势煊赫,也为后文的转折埋下伏笔。“一朝势落成春梦,倒不如、蓬门僻巷,教几个、小小蒙童”:笔锋一转,指出权势富贵如梦幻泡影,终将消逝,相比之下,在简陋街巷中教导孩童的平淡生活,反而更踏实自在,点明主旨,表达诗人的价值取向。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乾隆《过蒙古诸部落(其七)》

下一篇:清·龚鼎孳《上巳将过金陵(其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