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清作者:郑燮浏览量:3
译文
画中的花盆半掩着,画中的兰蕊半含着。不追求尽情展现,也不畏惧凋零残败。
逐句剖析
"盆画半藏":画中的花盆半掩着,
# 盆画半藏:画面上只有花盆的一半。
"兰画半含":画中的兰蕊半含着。
# 半含:半开。
"不求发泄":不追求尽情展现,
# 发泄:散布香气。
"不畏凋残":也不畏惧凋零残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题半盆兰蕊图》是清代画家、文学家郑燮题在《半盆兰蕊图》上的一首诗。此诗通过对画中半盆兰花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和精神追求。上半部分“盆画半藏,兰画半含”,形象地描绘出画中花盆半隐半现、兰花半开半合的状态,营造出一种含蓄、朦胧的美感。下半部分“不求发泄,不畏凋残”,由画及人,借兰花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不追求刻意地展现自己的才华和美丽,也不畏惧可能面临的挫折和失败。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郑燮诗歌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他高尚的人格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代文人画家
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性格旷达,不拘小节,喜高谈阔论,臧否人物,当时被人称为“狂”和“怪”,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多同情民间疾苦、抨击苛政、揭露时弊之作,语言通俗流畅,多用口语。其词作内容丰富,有狂怪之作,也有温婉情词,既有描写风俗民情的现实词作,也有吊古伤今的怀古之词。擅写兰竹,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工书法,号“六分半体”。代表作品有《悍吏》《逃荒行》《沁园春·恨》《满江红·田家四时苦乐歌》等。著有《板桥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四言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诗中描绘了春兰未了夏兰又开的植物生长景象。诗人采用古典诗歌托物言志的手法,将盆栽养护的具象过程与人生荣枯变迁的感悟相对照,表达了对生命轮回、世事往复的哲思。
2. 分段赏析
“盆画半藏,兰画半含”:此句描绘了画中半盆兰花的具体画面。“半藏”“半含”两个词用得极为精妙,生动地表现出花盆和兰花若隐若现、半开半合的状态,营造出一种含蓄、朦胧的美感。这种描绘不仅展现了画作的艺术魅力,也为后文的抒情言志做了铺垫。“不求发泄,不畏凋残”:此句由画及人,借兰花来表达诗人的人生态度。“不求发泄”体现了诗人不追求刻意地展现自己的才华和个性,不张扬、不炫耀;“不畏凋残”则表达了诗人不畏惧可能面临的挫折、困难和失败,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两句诗将诗人的高尚品格和精神境界展现得淋漓尽致,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