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ǔ
quán
·
·
huā
yìng
liǔ
tiáo

朝代:唐作者:温庭筠浏览量:1
huā
yìng
liǔ
tiáo
xián
xiàng
绿
píng
chí
shàng
píng
lán
gān
kuī
làng
xiāo
xiāo
jìn
lái
yīn
xìn
liǎng
shū
suǒ
dòng
fáng
kōng
yǎn
yín
píng
chuí
cuì
chūn
xiāo

译文

在这花红柳绿的春天,我闲游在绿萍池边。我倚身在栏杆上,凝视着池上细波连连,那潇潇细雨如我的思愁绵绵。近来他的书信稀疏难见,我更难忍洞房的寂寞无边。银色屏风遮掩,翠色竹帘下垂,苦熬这长长的春夜,只怕又是孤愁难眠。

逐句剖析

"花映柳条":在这花红柳绿的春天,

# 花映柳条:“花映”二句:花柳相映,正是好景,谁知风吹花落,坠于池上绿色浮萍中。

"闲向绿萍池上":我闲游在绿萍池边。

# 闲:一作“吹”。

"凭阑干":我倚身在栏杆上,

# 阑干:即栏杆。,凭:倚。

"窥细浪":凝视着池上细波连连,

"雨萧萧":那潇潇细雨如我的思愁绵绵。

# 萧萧:一作“潇潇”,形容细雨连绵。

"近来音信两疏索":近来他的书信稀疏难见,

# 近来音信两疏索:“近来”二句:近来没有远方信息,洞房之中更觉寂寞。两疏索,指双方都未得到音信。疏索,稀疏冷落。

"洞房空寂寞":我更难忍洞房的寂寞无边。

# 洞房:洞房,幽深的闺房。南北朝庾信《小园赋》:“岂必连闼洞房,南阳樊重之地;绿墀青琐,西汉王根之宅。”

"掩银屏":银色屏风遮掩,

# 掩银屏:“掩银屏”三句:银色屏风遮掩,翠色竹帘下垂,苦度春夜。银屏,镶嵌银丝花纹的屏风,以示华丽。

"垂翠箔":翠色竹帘下垂,

# 箔:一作“幕”,一作“泊”,意指竹帘子。《新唐书·卢怀慎传》:“门不施箔。”唐徐坚《初学记》卷二十五引《西京杂记》曰:“昭阳殿织珠为帘,风至则鸣,如金玉珠玑。”所以也称“珠帘”或“珠箔”。

"度春宵":苦熬这长长的春夜,只怕又是孤愁难眠。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酒泉子·花映柳条》是唐代温庭筠所作的一首春日闺情词,词作以婉约笔触,将深闺女子春日怀远的愁思娓娓道来。上阕里,词人运用简洁质朴的描写手法,勾勒出女子倚栏伫立池边的画面。眼前繁花似锦、柳条轻拂,本是春意盎然的景致,她却兴致阑珊,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尽显其百无聊赖的内心状态。下阕视角转换,着重刻画女子在深闺独处时的情态。词人通过对女子一系列细微动作与神态的描写,逐步加深她对远方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将萦绕在她心头的孤寂落寞展露无遗。整首词以形写神,借助女子的外在行为举止,生动展现出其内心深处的空虚惆怅,情感表达委婉细腻,韵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花间词派鼻祖

温庭筠(801?~ 866?),唐代诗人、词人。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唐初宰相温彦博后裔。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仕途不得意,官至国子助教。温庭筠为晚唐词坛巨擘,为词史上大力写词的第一人,大都收入《花间集》。其词有“花间鼻祖之称”,与韦庄并称“温韦”。词的题材取向以男女情爱、相思恨别为主,注重表现女性的容貌情怀;语言追求秾艳华丽。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今存乐府诗、咏史诗、山水行旅诗等。又工骈文,与李商隐、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菩萨蛮》《春愁曲》《商山早行》等。 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金荃词》。另著有传奇小说集《乾𦠆子》。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温庭筠因行事疏狂不羁,被世人评作“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这致使他仕途坎坷,多次科举皆铩羽而归,曾经满怀憧憬的功名之路,最终化为泡影。当理想的宏图难以施展,唯有对爱与美的向往,始终在他灵魂深处熠熠生辉。此后,他频繁出入秦楼楚馆,在与歌女乐伎的交往中,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她们的神态举止,聆听她们诉说心事。在日夜相伴的时光里,温庭筠深切感受到这些女子被相思煎熬的痛楚,以及苦等良人却音信全无的凄凉。这段特殊的人生际遇,结合他卓越的文学才华,成就了众多描写女子相思离愁的词作。他以独特的艺术视角,深入刻画深闺女子的细腻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春日闺情词。通过写春日闺情,用女子的行动来表现了她空虚寂寞,无限惆怅的内心世界。

2. 写作手法

景物描写:用“花映柳条”领起,“雨萧萧”作结,通过前后景致的鲜明对比,暗喻好景难驻、美人迟暮的怅惘。承上启下:“掩银屏,垂翠箔,度春宵”三句紧承“疏索”“寂寞”以动作描写收束,勾勒出女主人公掩屏垂帘、孤枕度宵的凄凉图景。

3. 分段赏析

上阕以“花映柳条”的明艳之景起笔,以“雨萧萧”的暗淡之景收束,通过前后景致的鲜明对比,暗喻好景难驻、美人迟暮的怅惘。中间“闲向绿萍池上,凭阑干,窥细浪”三句,聚焦女主人公的动作细节,一个“闲”字贯穿其间,尽显其凭栏观浪时意兴阑珊的状态,将百无聊赖的内心刻画得入木三分。下阕转而铺陈女主人公深闺怀远的孤寂。“近来音信两疏索”一句直点相思离情,成为全篇情感的触发点。“洞房”“寂寞”以“空”字修饰,与上片“闲”字遥相呼应,强化了她内心的失落与遗憾。结句“掩银屏,垂翠箔,度春宵”紧承“疏索”“寂寞”,以动作描写收束,勾勒出女主人公掩屏垂帘、孤枕度宵的凄凉图景。

4. 作品点评

全词以外在行为刻画内心世界,通过女子的举动,细腻展现其空虚寂寞、无限惆怅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酒泉子》强半用三字句最易。

唐汤显祖《花间集》卷一

# “银屏”“翠箔”丽矣,奈洞房寂寞度春宵何!

近代李冰若《花间集评注·栩庄漫记》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苏拯《医人》

下一篇:唐·杨巨源《关山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