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áo
yīng
táo

朝代:唐作者:李商隐浏览量:1
zhū
shí
niǎo
hán
jìn
qīng
lóu
rén
wèi
guī
nán
yuán
xiàn
shù
wéi

译文

红色果实被鸟儿啄食殆尽,青楼赏花之人仍未归来。南园中有无数树木,唯剩它独自以枝叶如帷帐遮荫。

逐句剖析

"朱实鸟含尽":红色果实被鸟儿啄食殆尽,

# 朱实:红色的果实。

"青楼人未归":青楼赏花之人仍未归来。

"南园无限树":南园中有无数树木,

"独自叶如帏":唯剩它独自以枝叶如帷帐遮荫。

# 独自叶如帏:说南园无数树中,樱桃已被鸟吃光,只见树叶,十分茂盛。帏,帐帏,帏幕。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嘲樱桃》是唐诗人李商隐所作五言绝句。诗人以樱桃自喻,前两句写樱桃遭众鸟啄尽而自身远滞未归,后两句状樱桃叶繁似帏,似咀嚼无尽孤寂,暗合诗人平生寄篱之境。全诗借比喻写自身境遇,含蓄蕴藉,语言质朴,情感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历代注家对此诗创作缘由多有析论,如姚培谦谓“此为不能自守者发”,冯浩称“疑此则专诉离情”,张采田疑“皆为孝明(宣宗之母孝明郑太后)而作”,皆未切诗旨。结合诗人行迹,此诗或为自喻樱桃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讽喻诗。借樱桃被鸟啄食、叶茂寂寞的意象,隐喻诗人自身际遇,抒发诗人一生漂泊无依、寄人篱下的辛酸;表达怀才不遇、漂泊无依的孤寂与悲怆,暗含对命运无力掌控的深沉喟叹。

2. 写作手法

比喻:全诗以“樱桃”为核心喻体,自喻诗人自身,通过樱桃的生长状态与遭遇,映射其人生境遇,“朱实鸟含尽”隐喻​​才华被消耗,“朱实”(红艳的樱桃果实)喻指诗人卓越的才华与价值(如“惜堪充凤食”中“充凤食”的自许);“鸟含尽”则以鸟儿啄食樱桃的贪婪,隐喻诗人才华被他人(如“流莺”象征的外界势力或世俗之人)占据、消耗,最终一无所剩的无奈。此句既写樱桃的凋零,更暗含对自身理想被现实碾碎的愤懑。

3. 分段赏析

首句“朱实鸟含尽”直入画面:樱桃树上的红色果实已被鸟儿啄食殆尽。“朱实”二字点明樱桃成熟时的鲜艳色泽,“鸟含尽”则以动态细节传递出果实从饱满到凋零的过程,隐含美好事物易逝的怅惘。次句“青楼人未归”由景及人,转折自然。“青楼”在唐代多指装饰华美的楼阁,此处或代指女子居所;“人未归”则直接点出等待的焦灼与失落。樱桃被鸟啄尽的空落,与“人未归”的期盼形成对照,物境与心境交织,为后文铺垫情感基调。第三句“南园无限树”宕开一笔,转向更广阔的空间:南园里树木繁多,生机盎然。“无限”二字强调树木的繁茂,与后文“独自”形成强烈反差。末句“独自叶如帏”收束全诗,聚焦樱桃树,当其他树木枝繁叶茂时,它却只剩浓密的叶子像帷幕般垂落。“独自”二字道尽孤独,“叶如帏”以比喻强化画面感,既写出樱桃树在春尽夏初的独特形态,更暗喻其无人关注、孤寂无依的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叶如帏,待人归也。园树甚多,汝何独如此乎?殆自嘲也。

清屈复《玉谿生诗意》

# “朱实鸟含尽”,言文章皆为人用也。“青楼人未归”,言羁孤不得自由也。“南国无限树”,谓从事诸人也。“独自叶如帏”,自叹其渐老也。

清程梦星《重订李义诗集笺注》

# 小品戏笔。

清纪昀《玉溪生诗说》

# 集中《嘲樱桃》与《赠荷花》,似于《河阳》《燕台》《柳枝》而外,别有风怀,无庸更细推矣。

清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刘驾《牧童》

下一篇:唐·于武陵《斜谷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