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何事忽摧隤":海棠花为什么突然凋谢了呢?
# 隤:通“颓”。
"今日繁花为底开":今天繁茂的花朵又是为什么盛开呢?
# 底:何。
"应是北堂增寿考":应该是北堂(母亲)增添了福寿,
# 寿考:长寿,“考”是老的意思。,北堂:母亲的代称,已见于小说前面薛宝钗给林黛玉的诗。
"一阳旋复占先梅":就像一阳复始的阳气,比梅花更早展现出生机。
# 占先梅:海棠比梅花抢先了一步开。,一阳旋复:冬至阴极阳回。
清代文学家
高鹗(1738?~1815?),清代文学家。字兰墅,别号红楼外史,汉军镶黄旗人,祖籍辽东铁岭(今辽宁)。乾隆进士。嘉庆六年,以内阁侍读充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嘉庆十四年,考授都察院江南道监察御史;嘉庆十八年,任刑科给事中,期间因失查八卦教教首林清谋反案,降三级调用。高鹗通晓经史,工时文,好金石书画,亦擅长诗词、小说。其诗取法盛唐,多为近体;词风近于花间派,善作小令。著有《高兰墅集》《月小山房遗稿》等。后以续补《红楼梦》闻名。据其妻兄张问陶《船山诗草·赠高兰墅鹗同年》自注:“传奇《红楼梦》八十回以后俱兰墅所补。”研究者一般也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为其所续,前八十回亦颇有改动。一说是程伟元与高鹗共同续做。或据萃文书屋本《红楼梦》序及引言,认为程、高只是加以修补。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以赏海棠花为题材的诗。描绘了海棠花不知为何突然衰败又忽然盛开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这一现象的疑惑。随后借海棠开花的异常,认为是北堂长辈增寿的吉兆,且花开抢在梅花之前,营造出一种祥瑞氛围,表达了对长辈健康长寿的祝愿。
2. 分段赏析
“海棠何事忽摧隤?今日繁花为底开?”以疑问的形式开篇,对海棠花突然凋谢又盛开的奇特现象提出疑问。“忽摧隤”描绘出海棠花突然凋谢的情景,给人一种意外之感;“今日繁花为底开”则进一步强调了对海棠花重新盛开的疑惑。这种疑问不仅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也为下文的解答营造了悬念,使读者更想知道海棠花这种变化的原因。“应是北堂增寿考,一阳旋复占先梅。”给出了海棠花变化的答案。诗人推测海棠花的这种变化是因为北堂(母亲)增添了福寿,“应是”一词体现出一种合理的推断。“一阳旋复占先梅”,将海棠花的重新盛开与一阳复始的阳气相类比,认为它如同阳气比梅花更早展现出生机一样,象征着吉祥和美好。这两句诗通过借物寓意的手法,将自然现象与祝寿的主题巧妙结合,表达了对北堂(母亲)增寿的美好祝愿,使诗歌具有了更深层次的含义。
上一篇:清·乾隆《获鹿再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