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学家
高鹗(1738?~1815?),清代文学家。字兰墅,别号红楼外史,汉军镶黄旗人,祖籍辽东铁岭(今辽宁)。乾隆进士。嘉庆六年,以内阁侍读充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嘉庆十四年,考授都察院江南道监察御史;嘉庆十八年,任刑科给事中,期间因失查八卦教教首林清谋反案,降三级调用。高鹗通晓经史,工时文,好金石书画,亦擅长诗词、小说。其诗取法盛唐,多为近体;词风近于花间派,善作小令。著有《高兰墅集》《月小山房遗稿》等。后以续补《红楼梦》闻名。据其妻兄张问陶《船山诗草·赠高兰墅鹗同年》自注:“传奇《红楼梦》八十回以后俱兰墅所补。”研究者一般也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为其所续,前八十回亦颇有改动。一说是程伟元与高鹗共同续做。或据萃文书屋本《红楼梦》序及引言,认为程、高只是加以修补。
1.
高鹗作的词只有几十首,以稿本流传。这首一金缕曲》是真实地抒写其私人生活中一件感人的事,亦可见出作者杰出的艺术》能和极其放宕的个性。戊申为乾隆五十三年,高鹗正是盛年,又过后七年》考中进士。关于畹君,从高鹗戊申同时作的一南乡子》,可知道属于宋杨枝(即柳枝)一类人物。当是风尘中女子;宋今日不教花并蒂,显然这次相会已了却宿愿。然而他们很快就分别了。所以写一金如火缕曲》时感到无比的辛酸,而让真情直率地流露,完全不计工拙,却成了至情的文字。词写当晚与畹君相会的情形,他们已三年不见,偶然重逢时惊喜不已,抑止不住心情的激动。作者起笔直接写出宋相对如梦寐的感慨。宋春梦是美好而成空的,三年来不知有过几多的春梦,而且已经习惯。这说明别后的绵绵相思之情。偶然的重逢使人怀疑用如一场春梦。为了证实并非梦境,首先是亲自相问,再挑灯携手,仔细地辨认故人妆面。正如宋人晏几道所写的宋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他们相见时宋携素手,说明曾经是很亲密的;宋细认梅花妆面暗示畹君依然妩媚姣好。宋罗浮,山名,在广东境内,风景优美,为道家第七洞天。南朝谢灵现一罗浮山赋》云:宋客夜梦见延陵茅山,在京之东南,明旦得一洞经》,所载罗浮事云,茅山是洞庭口,南通罗浮。正与梦中之意相会。后遂以罗浮借指意中之梦境。体察的结果,完全证实了并非虚幻之梦。既非梦境,而现实的场面更是难堪的,别后的许多事情的变化,一时难以诉说。词意发展到对现实情景的描述。宋一部相思表现别后复杂情形的出现,也许需要用一部长篇小说》能写清楚的,太多了,太复杂了,因而无从说起。双不似乎都能理解这点,没有必要从头到尾再说下去。畹君更是宋低鬟默坐空长叹,这很生动地表现了她当时的痛苦,悔恨与内疚的难言之情。缅怀往事,使她柔肠寸断,难以控制内心的悲痛。这间接反映了风尘女子不幸的命现。词的下阙继续描述畹君复杂的精神状态。她不愿再去追溯往事,当时是谁的过错很难说清,也无法挽回,因而在尊前努力克制悲伤的情绪。她大胆而真切地表示:宋从今新欢有日,旧盟须践。显然别后变化很大,高鄂已别娶妻而有新欢了,但他又曾和畹君有过山盟海誓。可以理解,封建婚姻不是建筑在双不的爱情基础上,婚姻的缔结总是由于各种社会利益的考虑,而真正的爱情是在合法的婚姻之外的。作者在词里更多的是描写畹君的心情,以表现她的一片真情和他们之间的相互知心。既然他与新欢的日子会很长的,但也应该实践旧盟,以了却一段相思之债,这个愿望由畹君提出是十分不容易的,表现了她勇敢地追求幸福,为此愿付出牺牲,而且义无返顾。畹君的形象在我国诗词中确属罕见的,其热情直率是很可贵的,尤其是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她当晚意绪纷乱,情感复杂。作者以宋欲笑欲歌还欲哭,刚喜翻悲又怨极其细致生动地表述了她再也不能抑制自己的情感了,让它充分地发泄,在知己面前毫不掩饰自己纯真的个性。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无题》诗有春蚕到死丝不尽之句,以表现真挚缠绵的爱情,作者借用宋未死蚕丝以喻难忘的旧情,它而今全被牵动了。古代多以珍珠比喻女性晶莹的眼泪,珠泪成串则极言流泪之多,如敦煌曲子词一天仙子》宋泪珠或得似真珠,拈不散,知何限,串向红丝应百万。畹君终于忍不住满眼泪水,似落下串串珍珠。这晶莹的泪是因悲伤还是幸福而落,很难判断,而确是发自内心的真情,人在过分幸福欢悦时也会流泪的,何况他们相聚之不易,而后会则更难期了。这次的相会虽然幸福,结果必然留下新愁。斛为古代量器,十头为斛,南宋以来改为五斗为斛。宋愁万斛极言愁之多而难以衡量,尤其是难以忘掉,上下两阙的结尾,互相呼应,很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辛酸和痛苦。高鄂以辛酸之情写下此词,整个情事都充满了悲伤的气氛,表现了情事的不幸,尤其是畹君的不幸,作者顺着当时意思的流程,采取线型的叙述不式,写得真情感人,描摹女性特定环境下的心理状态非常细致而真实。词中叙述角度的反复转换,自然工巧,体现出作者高度的艺术表现能力,文字不求工而达到了极工的境地。词中的情事反映了作者无视封建礼法的束缚,大胆地追求爱情幸福,而且也暗示了各种传统社会力量给这情事笼罩着的阴云,因而在欢聚时总是有痛苦辛酸之感。在词中,作者有意省去了某些艳情的描述,达到了艳而不亵的境界,保持了基本情调的统一,艺术效果非常突出。一辛卯除夕》清黄景仁倏忽流光吹剑过,年年此夕费吟哦。历穷讵有绳堪续,面改难如镜可磨。廿载偏忧来日促,一身但觉负恩多。遥知慈母尊前意,念子今宵定若何。
上一篇:清·李邺嗣《善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