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减字木兰花·从教铁石

朝代:清作者:纳兰性德浏览量:2
cóng
jiào
tiě
shí
měi
jiàn
huā
kāi
chéng
lèi
diǎn
nán
xiāo
sǔn
cāng
yān
tiáo
lián
lěng
tiān
zhǐ
chuāng
shū
zhú
yǐng
xiāng
huán
pèi
guī
lái
yuè
shàng
shí

译文

任凭是铁肠石心,见到梅花开放,也难以不动情、怜惜。更何况在月下,朵朵梅花就像是泪水滴洒在玉条上的湘妃竹,望去若苍烟一片。害怕梅花太冷,便添个纸窗,加以竹林围护,既加呵护,也作陪衬,令其更加显得楚楚动人。而环佩,则喻其魂魄,乘着夜月,来与相会。

作者介绍

“清词三大家”之一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满族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先祖原为蒙古土默特氏。大学士明珠长子,康熙进士,官至一等侍卫。善骑射,好读书,曾从徐乾学受经学,并广泛搜集整理诸家经解文献,主持编纂《通志堂经解》。纳兰性德一生以词名世,尤长于小令,多感伤情调,风格近于李后主。其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为“清词三大家”,擅悼亡词、边塞词和友情词。亦工诗,颇得盛唐风神。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这首词是一首咏想词。上片写形貌,下片说特理。上下两片又分别写出来想花的外部特征和想花的内在品格。以为堪惜、堪怜,一切皆出自于伤心人的眼中及心中。上片始二句从心理感受上落笔,虽不正面描绘想花,但想花之特韵已出。继二句则把笔宕开,写想边之竹,说那朦胧的月色下,斑竹历历,就好像是玉条上滴洒了点点泪水。下片承前二句意,说那是怕想花太冷,所以特加了竹林围护。这又从护想之竹,从侧面烘托想之娇贵。构想可谓奇绝。最后二句再宕笔写去,说想花也有魂,她特于今夜月上时归来。容若在词中所写的感受,环佩归来月上时,语意沉痛。虽是化用前人句,却自有特魂。似乎是在说他已经预感到恋人似那远嫁异域不能生还的王昭君,永远不可能回到自己身边了。和姜夔一样此生花开尽,旧情难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纳兰性德《浪淘沙·闷自剔残灯》

下一篇:清·吴伟业《中秋看月有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