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ōng
fēng
zhuó
·
·
diàn
liú
guāng​

朝代:清作者:纳兰性德浏览量:3
diàn
liú
guāng
tiān
shēng
mìng
yǒu
lèi
cháo
miǎn
wéi
huān
xuè
dào
zǒng
liáo
pín
nián
hèn
yán
jìn
hèn
wèi
céng
xiāo
píng
shuí
tiān
chóu
àn
chū
qióng
xiāo
wǎng
shì
shuǐ
tiáo
tiáo
chuāng
qián
yuè
fān
kōng
zhào
hún
xiāo
jiù
huān
xīn
mèng
yàn
chǐ
齿
xiǎo
hóng
qiáo
zuì
shì
shāo
dēng
shí
hòu
chūn
jiǔ
nuǎn
táo
liáng
shà​
zhī
qīng
fēng
piāo
piāo

译文

时光飞逝,快如闪电,而你天生薄命,让我泪流如潮。纵使勉强寻欢作乐,终究还是无趣。想要写下这些年来与你分别的愁苦,词写完了,但心中的离愁却未曾消减。谁能把,一天里无法排遣的郁闷,用玉箫吹奏出来。往事如流水,窗前的那一轮明月,多次徒然照着已逝之人。旧日欢情成新梦,想起曾经与你在那座有台阶的小红桥上。那是花灯怒放的元宵佳节,你梳着美丽的发髻,为我暖上葡萄美酒。太凄凉了,那五枝青玉灯,在风雨中飘摇。

逐句剖析

"电急流光":时光飞逝,快如闪电,

# 电急流光:谓时间过得太快,犹如电闪流急。

"天生薄命":而你天生薄命,

"有泪如潮":让我泪流如潮。

"勉为欢谑":纵使勉强寻欢作乐,

# 欢谑:欢乐戏谑。

"到底总无聊":终究还是无趣。

"欲谱频年离恨":想要写下这些年来与你分别的愁苦,

# 频年:多年,连年。,谱:词曲创作。

"言已尽、":词写完了,

"恨未曾消":但心中的离愁却未曾消减。

"凭谁把":谁能把,

"一天愁绪":一天里无法排遣的郁闷,

"按出琼箫":用玉箫吹奏出来。

# 琼箫:玉萧。,按:弹奏。这里特指吹箫。

"往事水迢迢":往事如流水,

# 迢迢:时间久长貌。

"窗前月、":窗前的那一轮明月,

"几番空照魂销":多次徒然照着已逝之人。

# 魂销:亦作“魂消”。指死亡。

"旧欢新梦":旧日欢情成新梦,

"雁齿小红桥":想起曾经与你在那座有台阶的小红桥上。

# 雁齿小红桥:唐白居易《题小桥前新竹招客》:“雁齿小红桥,垂檐低白屋。”雁齿:原比喻排列整齐之物,后多用于比喻桥的台阶。宋张先《破阵乐·钱塘》:“雁齿桥红,裙腰草绿,云际寺、林下路。”

"最是烧灯时候":那是花灯怒放的元宵佳节,

# 最是烧灯时候:“最是”二句:谓最是宜人的是元宵佳节的时候,梳成美丽的发髻,饮着那暖人的葡萄美酒。烧灯时候,即元宵时节。

"宜春髻、":你梳着美丽的发髻,

# 宜春髻:旧时春日妇女所梳的髻。因将“宜春”字样贴在彩胜上,故名。

"酒暖蒲萄":为我暖上葡萄美酒。

# 酒暖蒲萄:倒装句,即蒲萄酒暖。蒲萄,即葡萄。

"凄凉煞":太凄凉了,

"五枝青玉":那五枝青玉灯,

# 五枝青玉:指所燃之灯。《西京杂记》谓:咸阳宫有青玉玉枝灯,高七尺五寸,作蟠螭,以口衔灯,灯燃,鳞甲皆动。

"风雨飘飘":在风雨中飘摇。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东风齐著力·电急流光》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悼亡词。词的上片写爱妻病逝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词人伤心欲绝,即便强自忍耐、故作平静,心中的痛楚也始终无法消解。下片里,词人追忆往昔,往事悠悠难寻,窗前明月依旧如昨,镜中却再也见不到妻子的身影。全词一咏三叹,今昔场景交错叠映,词人将满腔愁绪寄托于玉箫声中。那瑟瑟箫声满含深浓情味,使人闻之断肠,对亡妻无穷无尽的悲悼凄情,尽在不言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词三大家”之一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满族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先祖原为蒙古土默特氏。大学士明珠长子,康熙进士,官至一等侍卫。善骑射,好读书,曾从徐乾学受经学,并广泛搜集整理诸家经解文献,主持编纂《通志堂经解》。纳兰性德一生以词名世,尤长于小令,多感伤情调,风格近于李后主。其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为“清词三大家”,擅悼亡词、边塞词和友情词。亦工诗,颇得盛唐风神。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词属于悼亡之作,词中“欲谱频年离恨”的句子,体现出多年来的离恨之情。还有“烧灯”“宜春髻”等内容的描写,结合词牌《东风齐著力》所蕴含的迎春意味,推测此词是在卢氏去世两三年后的某个春节创作的。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悼亡词,词人以今昔交错的视角,借琼萧、青玉灯等意象,写出了当下的凄凉与往昔温情的对比,将满腔愁绪寄托其中,既抒发了爱妻离世后的肝肠寸断之痛,也传递出对亡妻绵长不绝的思念之情。

2. 写作手法

正衬:“电急流光,天生薄命,有泪如潮”,以时光如电般飞逝衬托人物薄命、泪如潮涌,突出命运无奈与哀愁;“窗前月、几番空照魂销”,用月光空照衬托人物魂销,强化孤寂思念之情;“凄凉煞,五枝青玉,风雨飘飘”,以风雨中青玉凄凉之景衬托心境凄凉,表达孤独寂寞之感。

3. 分段赏析

上片以“电急流光”开篇,短短四字瞬间渲染出时光飞逝的急骤感,紧接着用“天生薄命,有泪如潮”两个四字句承接,仅十二字便层层递进地传递出三层深意,时光无情的怅惘、自身命运的悲叹、内心悲痛的汹涌,字里行间的哀痛如潮水般澎湃,几乎难以遏制。此后词句节奏逐渐放缓,“勉为欢谑,到底总无聊”两句,暗合春节时节本应顾及阖家和乐的氛围,词人虽试图强装欢颜、融入热闹,可这份欢谑终究是勉强为之,内心深处那份难以言说的枯淡与空落,终究无法通过表面的热闹排遣。他想要提笔填词制曲,借此纾解积压在心头的愁绪,可到头来,词曲不仅没能消解半分恨意,反倒让那幽幽咽咽的箫声,将漫天的凄苦尽数吹奏出来,更添悲戚。上片之中,“到底”、“欲谱”、“凭谁”等修饰语被反复使用,恰恰衬托出词人内心“此情无计可消除”的绵长哀怨,让这份悲痛更显深沉难遣。下片“往事水迢迢”转入对往昔往事的追忆。“窗前月”是一段难忘的记忆,“雁齿小红桥”是一幅温馨的画面,“宜春髻”与“酒暖葡萄”又是一幕甜蜜的场景,每一个意象的字里行间,似乎都还闪动着爱妻温暖的笑靥,满是旧日时光的柔情。然而,词人在追忆中巧妙点缀“空”、“旧欢”、“最是”等字眼,瞬间让过往的温暖转为当下的冰冷,曾经的笑靥也化作如今的凄凉,自然引出结拍“凄凉煞”三字,将这份追忆带来的悲恸推向高潮。那些美好的往事,连同自己与爱妻相伴的过往、两人共同经历的命运,甚至包括这看似无味的人生,不都正像眼前这盏美轮美奂的灯火吗?它在风雨中轻轻飘动,如此脆弱,仿佛稍不留意,就会轻易化入虚无,再也寻不到踪迹。

4. 作品点评

在纳兰性德的悼亡词中,这首并非广为人知,但其情感真挚、写作功力深厚,打动人心的地方丝毫不亚于他的某些名作。特别是《东风齐著力》这个词牌十分冷僻,《全宋词》里也只收录了胡浩然的《除夕》一首。而纳兰却能将这个词牌运用得恰到好处,足见其过人的文学才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这首词可以说是作者用血泪滴洒而成的,其伤感之苦情,灼人心脾。上片开端三句笼罩全篇,点明抒凄绝伤感的悲悼之旨。接下去“勉为”二句转说无论怎样自作宽解也“总无聊”。又接以“欲谱”二句再转说离恨积深积久已无法消解。结穴三句化情思为景物,说凄切的箫声传出了那“一天愁绪”,更使人伤感了。过篇承上片意脉而又开启下片追忆之情景。“旧欢”以下四句是追忆,而所追忆的都是梦里往日欢会的景象,这便加倍地表达出情伤彻骨,同时也为结穴三句作了衬垫。故结处写眼前凄清之景以“凄凉煞”三字总括。这收束极厚重,既与开端照应,又宕出远韵高致,其无穷无尽的悲悼之凄情,尽在不言之中了。

不详首都师范大学东方古籍研究所研究院张秉戍《纳兰词笺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曹雪芹《金陵十二钗正册·李纨》

下一篇:清·朱彝尊《十六字令·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