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áng
nán

朝代:清作者:陈恭尹浏览量:3
jūn
jiàn
líng
nián
shào
chā
liǎng
gōng
zuǒ
shè
yòu
shè
jiē
néng
gōng
jīn
wán
xīng
yuè
jiāo
míng
qiū
fēng
lín
zhōng
zǒu
shòu
liè
jìn
yǎng
miàn
cāng
tiān
kōng
qiān
nián
lǎo
qīng
tián
chǎn
zuó
yáo
chí
xián
jiǎn
wèi
huí
jìn
pái
tiān
mén
shǐ
使
shuāng
máo
rén
yǎn

译文

你难道没有看见五陵的少年们身插两弓,左右开弓射箭都很精妙。射出的金丸像流星,箭羽似弯月,他们骑着骄马在秋风中奔驰,马蹄声阵阵。林中的走兽都被猎尽,他们仰面四望,只见苍天茫茫。那千年老鹤产自青田,昨天还在瑶池衔着玉简。在它还未展开强劲的翅膀飞排天门之前,不要让那带着白霜的羽毛刺人眼目。

逐句剖析

"君不见五陵年少插两弓":你难道没有看见五陵的少年们身插两弓,

"左射右射皆能工":左右开弓射箭都很精妙。

"金丸如星羽如月":射出的金丸像流星,箭羽似弯月,

"骄马蹴踏鸣秋风":他们骑着骄马在秋风中奔驰,马蹄声阵阵。

"林中走兽猎已尽":林中的走兽都被猎尽,

"仰面四顾苍天空":他们仰面四望,只见苍天茫茫。

"千年老鹤青田产":那千年老鹤产自青田,

"昨日瑶池衔玉简":昨天还在瑶池衔着玉简。

"未回劲翮排天门":在它还未展开强劲的翅膀飞排天门之前,

"莫使霜毛刺人眼":不要让那带着白霜的羽毛刺人眼目。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行路难(其四)》是清代陈恭尹创作的一首诗。诗开篇描绘五陵年少善射的骄纵形象,后写其猎物殆尽后的空虚。又以老鹤自比,暗示自己虽有能力却未得施展。通过对比表达对五陵年少这类人的讽刺以及自身的感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末清初遗民诗人

陈恭尹(1631~1700),明末清初遗民诗人。字元孝,初字半峰,晚号独漉子,顺德(今属广东)人。南明诸生,永历时授锦衣卫指挥佥事。入清后避迹隐居,曾一度为清廷囚禁。陈恭尹的创作以诗歌为主,诗风雄郁苍凉,其咏史诗最为人称道。其诗抒写性情而自成风格。早年诗作于雄郁苍凉之中,时显气肆愤张;后期诗作于雄郁苍凉之外,时作清迥澹永。他与屈大均、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与梁佩兰、王邦畿、程可则、方殿元、方还、方朝并称“岭南七子”。著有《独漉堂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君不见五陵年少插两弓,左射右射皆能工”描绘五陵少年射箭技艺的高超,“插两弓”展现出他们的豪迈气概,“左射右射皆能工”则强调了他们射箭技艺的精湛。此句为全诗奠定了豪放的基调,让读者感受到少年们的青春活力和自信。“金丸如星羽如月,骄马蹴踏鸣秋风”进一步渲染射猎场面的精彩。“金丸如星”形容射出的金丸像流星般闪耀,“羽如月”则将箭羽比作弯月,形象生动。“骄马蹴踏鸣秋风”描绘了骄马在秋风中奔腾,马蹄声阵阵的情景,使画面更加生动逼真,同时也暗示了少年们的青春活力和激情。“林中走兽猎已尽,仰面四顾苍天空”情节发生转折,林中走兽被猎尽后,少年们只能仰面望天,无所事事。“仰面四顾苍天空”这一画面暗示了他们内心的空虚和迷茫,尽管曾经有过辉煌的时刻,但此刻却陷入了无事可做的境地,为下文的感慨做铺垫。“千年老鹤青田产,昨日瑶池衔玉简”引入千年老鹤的形象。它产自青田,象征着高洁、有才能;曾在瑶池衔过玉简,更增添了其神秘、高贵的气质。老鹤代表着那些有才华、有抱负的人,与前面射猎的少年形成对比,引发读者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未回劲翮排天门,莫使霜毛刺人眼”表达了对有才能者尚未施展抱负就被忽视的惋惜,以及对人生壮志未酬的感慨。“未回劲翮排天门”表示老鹤还未展开强劲的翅膀飞排天门,即还未施展抱负;“莫使霜毛刺人眼”则提醒不要让带有白霜的羽毛(象征着衰老、失意)刺人眼目,实则是对命运不公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乾隆《太庙》

下一篇:清·赵执信《晓过灵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