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ēng
tián

朝代:清作者:陈恭尹浏览量:3
gēng
tián
gēng
tián
zāi
yǒu
nián
zāi
yán
chūn
wèi
zhì
xiān
shuāng
huá
zhòng
féi
chūn
zhì
nóng
shì
shǐ
wèi
míng
gēng
zhě
shuǐ
guāng
guāng
èr
yuè
dào
sān
yuè
yāng
yuè
shōu
huā
liù
yuè
chuí
chuí
huáng
zài
shú
zhī
tián
shǐ
yǒu
wàng
sān
yuè
yāng
liù
yuè
hāo
cǎo
shú
zhī
tián
jiǔ
yuè
shǐ
huò
dào
jìn
wèi
shí
yóu
guǎ
jìn
shuǐ
wèi
bīng
bīng
míng
shàng
guān
dài
shú
shú
zuó
qián
jīn
西
lín
diǎn
dōng
mài
huáng
yòng
qiě
jiā
míng
xuán
ěr

译文

耕田快乐啊,耕田辛苦啊,高兴是因为丰收,艰辛却难以言说。春天还没到,就要下田犁地。寒霜重重,打湿了肥沃的土壤。春天一到,就开始正式耕种了。鸡还没打鸣,耕地的人就起床了。泥浆在脚下四溅,水田在晨光中泛着粼粼波光。二月里稻种发芽,三月忙着插秧。五月稻花飘香,六月稻穗沉甸甸地垂下金黄脑袋,两季收成的田地总算有了盼头。三月插下的秧苗,六月还要弯腰除草。单季稻的田地,要等到九月才能收割稻谷。近路旁的人家怕马匹啃食庄稼,可马儿吃的终究有限。靠近水边的更怕官兵掠夺,他们连个正经理由都不找就强取豪夺。当官的不管庄稼熟没熟透,昨天刚催缴税钱,今天又要强征新谷。西边邻居典当了冬衣,东边人家卖了掉小牛。那拉犁的小黄牛啊,你再卖力耕田也别叫苦,屠夫家的绳索已在暗处准备,明日就要把你吊上肉架。

逐句剖析

"耕田乐":耕田快乐啊,

"耕田苦":耕田辛苦啊,

"乐哉乐有年":高兴是因为丰收,

"苦哉不可言":艰辛却难以言说。

"春未至":春天还没到,

"先扶犁":就要下田犁地。

"霜华重":寒霜重重,

"土气肥":打湿了肥沃的土壤。

"春已至":春天一到,

"农事始":就开始正式耕种了。

"鸡未鸣":鸡还没打鸣,

"耕者起":耕地的人就起床了。

"泥汨汨":泥浆在脚下四溅,

"水光光":水田在晨光中泛着粼粼波光。

"二月稻芽":二月里稻种发芽,

"三月打秧":三月忙着插秧。

"五月收花":五月稻花飘香,

"六月垂垂黄":六月稻穗沉甸甸地垂下金黄脑袋,

"再熟之田始有望":两季收成的田地总算有了盼头。

"三月打秧":三月插下的秧苗,

"六月薅草":六月还要弯腰除草。

"一熟之田":单季稻的田地,

"九月始得获稻":要等到九月才能收割稻谷。

"近路畏马":近路旁的人家怕马匹啃食庄稼,

"马食犹寡":可马儿吃的终究有限。

"近水畏兵":靠近水边的更怕官兵掠夺,

"兵刈何名":他们连个正经理由都不找就强取豪夺。

"上官不待熟不熟":当官的不管庄稼熟没熟透,

# 待:“待”,底本作“问”,据十三年本改。

"昨日取钱今取谷":昨天刚催缴税钱,今天又要强征新谷。

"西邻典衣东卖犊":西边邻居典当了冬衣,东边人家卖了掉小牛。

"黄犊用力且勿苦":那拉犁的小黄牛啊,你再卖力耕田也别叫苦,

"屠家明日悬尔股":屠夫家的绳索已在暗处准备,明日就要把你吊上肉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耕田歌》是清代诗人陈恭尹创作的古体诗作。此诗以农耕生活为题材,通过质朴语言真实再现了清代农民从春耕到秋收的辛劳过程,同时深刻揭露了官府压榨、兵祸掠夺等社会现实。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前半部分以"春未至""春已至"为时间轴,铺陈扶犁耕田、引水灌田等农事细节,展现自然时序与劳动场景的对应关系;中段以"二月稻芽"至"九月始得穫稻"的农时记录,客观陈述双季稻种植的艰辛周期;后段笔锋陡转,通过"近路畏马""近水畏兵"的民间疾苦,直指统治者横征暴敛的残酷现实,末句"屠家明日悬尔股"的骇人预言,更将诗歌的批判锋芒推向顶点。作品以白描手法将农耕图景与社会苦难并置,在平实质朴的叙事中蕴含着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对剥削制度的愤怒控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末清初遗民诗人

陈恭尹(1631~1700),明末清初遗民诗人。字元孝,初字半峰,晚号独漉子,顺德(今属广东)人。南明诸生,永历时授锦衣卫指挥佥事。入清后避迹隐居,曾一度为清廷囚禁。陈恭尹的创作以诗歌为主,诗风雄郁苍凉,其咏史诗最为人称道。其诗抒写性情而自成风格。早年诗作于雄郁苍凉之中,时显气肆愤张;后期诗作于雄郁苍凉之外,时作清迥澹永。他与屈大均、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与梁佩兰、王邦畿、程可则、方殿元、方还、方朝并称“岭南七子”。著有《独漉堂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耕田乐,耕田苦。"开篇以两组叠字形成强烈对比,奠定全诗基调。"乐"与"苦"的并置既点明农耕生活的双重性,又暗含对统治者漠视民生的讽刺。二字短促如农夫喘息,节奏感强化了生存的紧迫性。"乐哉乐有年,苦哉不可言。"顶真手法连缀情感,"乐哉"与"苦哉"形成回环咏叹。数字"有年"与模糊的"不可言"构成对比,暗示农民对丰年的珍稀记忆远不及日常苦难的刻骨铭心。"春未至,先扶犁。"倒装句式突破时序,凸显农人劳作之艰辛,暗含农业社会"抢农时"的生存智慧,也暗示剥削压迫下劳动时间的无限延长。"霜华重,土气肥。"白描中见匠心。"霜华"与"土气"形成视觉与嗅觉通感,寒霜凝结的冬季反成土地孕育的温床。二字短句如农谚般凝练,却暗含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顺应。"春已至,农事始。"在时序推进中暗藏批判。表面遵循自然规律,实则暗示农耕周期始终被外部力量操控,"始"并非主动选择,而是被迫应对官府压榨的被动开端。"鸡未鸣,耕者起。"时间细节具象化。以"鸡鸣"这一传统农耕作息标准被打破,揭露官府苛政迫使农民突破生理极限。动词"起"与后文"泥汨汨"形成动态苦难图景。"泥汨汨,水光光。""汨汨"摹泥浆流动之粘滞感,"光光"写水田反光刺目,双重感官刺激强化劳作环境的恶劣,暗喻农民如陷泥淖的生存困境。"二月稻芽,三月打秧。"农事流程的机械重复暗示生活周而复始的艰辛,平实质朴的语言风格与残酷现实形成反差。"五月收花,六月垂垂黄。"既写水稻生长周期,又以"垂垂黄"暗喻农民日渐枯槁的生命状态。"再熟之田始有望。"转折句式揭示真相。表面赞颂双季稻之利,实则暗指单季田"九月始得穫稻"的残酷现实。一个"始"字道尽农民对丰收的绝望等待。"三月打秧,六月薅草。"重复句式强化压迫感。农事活动从播种到除草的时间密度,映射出农民全年无休的劳作状态。"近路畏马,马食犹寡。"运用递进式恐惧表达。"畏"字双关既指战乱威胁,又暗指官府税吏。"犹寡"的让步句式强化压迫层层加码,即使马匹消耗有限,农民仍不堪重负。"近水畏兵,兵刈何名。"水陆双重压迫形成围剿。"刈"本义收割,此处指兵匪掠夺。质问"何名"直指统治者以"征用"之名行劫掠之实,揭露统治者层层盘剥的残酷现实。"上官不待熟不熟,昨日取钱今取谷。"本应顺理成章的丰收预期,在"上官不待熟不熟"的盘剥下变得遥不可及。"待"与官吏"昨日取钱今取谷"的急迫形成尖锐对立,揭露苛政对农业周期的破坏。"西邻典衣东卖犊。"揭示全民赤贫的状况,通过场景的浓缩表达民生惨状,无论东西邻里,在这场掠夺中都属于链条的最低端,最终被逼走向一贫如洗的境地。"黄犊用力且勿苦,屠家明日悬尔股。"预言式警示极具冲击力。表面劝慰耕牛,实则暗藏谶语。以"屠家"隐喻官府爪牙。牛腿"悬"的屠宰意象,预示农民终将沦为耕牛般的牺牲品,构成全诗最尖锐的控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陈家庆《满江红·闻日人陈兵南翔,感赋》

下一篇:清·徐树铭《潜默篇 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