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íng
shī

朝代:清作者:仓央嘉措浏览量:3
dōng
shān
cuī
wéi
dēng
jué
dǐng
gāo
tiān
míng
yuè
shēng
hóng
yán
yòu
xiāng
xīn
shì
qīng
qīng

译文

那东面的山峦巍峨高峻难以攀登,在那山巅之上,高远的天空中明月缓缓升起。美丽的女子又勾起了我相思的痛苦,我的这颗心啊,唯独思念的就是你呀。

逐句剖析

"东山崔嵬不可登":那东面的山峦巍峨高峻难以攀登,

"绝顶高天明月生":在那山巅之上,高远的天空中明月缓缓升起。

"红颜又惹相思苦":美丽的女子又勾起了我相思的痛苦,

"此心独忆是卿卿":我的这颗心啊,唯独思念的就是你呀。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情诗其一》是清朝诗人仓央嘉措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开篇描绘出东山高耸险峻、难以攀登的景象,而在那绝顶之上,明月缓缓升起,这既展现出自然景观的壮美,也可看作是诗人内心对于爱情的一种隐喻,象征着他与心爱之人之间或许存在着如高山般难以逾越的阻碍,然而明月又寓意着爱情的纯洁与美好,即便有艰难险阻,爱情的光辉依然闪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明正是红颜令诗人陷入相思的痛苦之中,而他的心中唯独思念的就是那位佳人。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直白表述,生动地展现了仓央嘉措对爱情的痴迷和无尽的思念。其艺术感染力强,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他在爱情中的挣扎与执着,体现出爱情的美好与苦涩交织的复杂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藏族僧人、诗人,第六世达赖喇嘛

仓央嘉措(1683~?),藏族僧人、诗人。第六世达赖喇嘛。生于今西藏门隅地区。幼时当过牧童,深受民间歌谣的熏陶。15岁时,被认定为转世灵童,入布达拉宫学习佛教经典、诗歌和历算。其诗歌内容具有写实性、情感性、哲理性等特点,成功采用民歌形式创作情歌,推动了民歌发展,使“谐体”民歌成为藏族人民最喜爱的民歌形式。后人选出六十余首辑成《仓央嘉措情歌》流传于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情诗其一》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也是一首爱情题材诗。描绘了东山高耸险峻、明月高悬天际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因红颜而陷入相思的痛苦,以及心中对佳人的深深眷恋,体现了爱情的美好与苦涩交织的复杂情感。

2. 写作手法

衬托:“东山崔嵬不可登,绝顶高天明月生”通过对东山的描绘,展现了作者与心爱之人之间的隔阂和无法企及的渴望,形成了对爱情的苦涩和无奈的描绘。然而,明亮的月光把这种苦涩的情感衬托得更加纯洁和美好,显示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

3. 分段赏析

“东山崔嵬不可登,绝顶高天明月生”两句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的自然图景。“东山崔嵬不可登”,一个“嵬”字生动地描绘出东山高耸险峻、难以攀登的形态,奠定了全诗略带无奈与惆怅的基调,这既可以理解为对现实中自然景观的如实描写,也可暗喻诗人与心爱之人之间存在着如高山般难以逾越的阻隔。“绝顶高天明月生”,“绝顶”对应前句的“不可登”,点明高山之巅的特殊位置,“高天明月生”则以开阔的视角,展现出明月在高远天空中升起的壮丽景象,“生”字赋予明月动态感,使画面更具生机,同时明月这一意象也象征着爱情的纯洁与美好,即使有高山阻隔,爱情的光辉依然闪耀。“红颜又惹相思苦,此心独忆是卿卿”两句直抒胸臆,将情感推向高潮。“红颜又惹相思苦”,“红颜”点明思念对象的美好容颜,“又”字表明这种相思之苦并非初次产生,而是长期萦绕心头,“惹”字则将相思之苦归咎于红颜,看似埋怨,实则饱含深情,生动地刻画出诗人被相思折磨的痛苦与无奈。“此心独忆是卿卿”,“独忆”强调了诗人心中除了佳人再无他人,“卿卿”以亲昵的称呼,直白地表达出诗人对心爱之人的无限眷恋与深情,使一个深陷相思、满心牵挂的形象跃然纸上,展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着与痴迷。

4. 作品点评

仓央嘉措以简洁凝练的笔触与独具匠心的意象,于诗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对爱情的痴狂眷恋与绵绵无尽的思念。这份深情,触动人心,引发读者强烈的共鸣,带来深深的感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王鹏运《念奴娇·登旸台山绝顶望明陵》

下一篇:清·乾隆《范宽秋林萧寺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