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行沥水楼":清晨从沥水楼出发赶路,
"暮到悬泉驿":傍晚时分抵达了悬泉驿。
"林月值云遮":林中明月被云朵遮蔽,
"山灯照愁寂":山间孤灯映照着忧愁孤寂。
中唐诗人,苦吟诗人代表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一作阆仙,自号碣石山人,范阳(今河北涿州)人,一说幽州范阳县(今北京西南)人。早年落拓为僧,法名无本,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曾任长江主簿,世称贾长江,官终普州司仓参军。贾岛与孟郊并称“郊岛”,苏轼称他们为“郊寒岛瘦”。其又与姚合齐名,人称“姚贾”。贾岛的诗以五律见长,作诗以苦吟著称。他注重词句锤炼,刻苦求工,“推敲”这一典故即由其斟酌诗句“僧敲(推)月下门”而来。其诗多投献酬赠之作,取眼前荒僻冷落景色,抒一已穷愁幽独之情,风格清奇峭僻。代表作品有《题李凝幽居》《忆江上吴处士》,有《长江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羁旅思乡诗。描绘了诗人晓行暮宿悬泉驿的孤寂场景,通过“林月云遮”“山灯愁寂”等意象,营造出清冷幽寂的氛围,表达了羁旅途中的漂泊之苦与思乡之愁。
2. 写作手法
对比:“林月值云遮,山灯照愁寂”运用了对比手法,“林月”被“云遮”,陷入黑暗,而“山灯”照亮,形成明暗对比,突出环境的孤寂。白描:“晓行沥水楼,暮到悬泉驿”使用了白描手法,简单直白地叙述了早晨从沥水楼出发,傍晚到达悬泉驿的行程,没有过多修饰,平实自然。直抒胸臆:“山灯照愁寂”中,“愁寂”二字直接抒发情感,不借助其他事物间接表达,直白地袒露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孤寂,让情感表达鲜明而直接。
3. 分段赏析
“晓行沥水楼,暮到悬泉驿”,以时间推移记录行程。从清晨在沥水楼启程,到傍晚抵达悬泉驿,语言平实无华,像用简笔勾勒出旅途的奔波景象,不加修饰地展现了一路行来的过程。“林月值云遮,山灯照愁寂”,描绘夜晚景象。林中月亮被云彩遮住,光线昏暗;山间灯火亮起,却只映照出孤寂。“林月”与“山灯”明暗相对,“愁寂”二字直白抒发内心的愁苦与孤独,景中含情,满是旅途的凄清之感。
上一篇:唐·戴叔伦《过贾谊宅》
下一篇:唐·杜审言《秋夜宴临津郑明府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