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扇相欹绿":荷叶如倾斜的纨扇,一片翠绿,
# 纨:一作钿。
"香囊独立红":荷花似独立的香囊,艳红夺目。
"浸淫因重露":遭受浓重露水的浸润,
"狂暴是秋风":又要面对秋风的狂暴摧残。
"逸调无人唱":如此高逸的曲调无人吟唱,
"秋塘每夜空":秋夜的池塘每到夜晚便空寂无人。
"何繇见周昉":怎样才能请画家周昉来,
"移入画屏中":把这荷花移入画屏之中。
晚唐诗人
韩偓(842~923),唐代诗人。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昭宗龙纪进士及第,初佐河中幕府,后历任左拾遗、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等职。因不肯依附朱全忠,被贬为邓州司马,后依附王审知,寓居福建泉安的九日山延福寺。其与姜公辅、秦系、欧阳詹被称为“南安四贤”。韩偓的诗风因时期而异。早年多写艳情,词藻华丽,有香奁体之称;晚年多写唐末变乱及个人遭际,感时伤怀,风格慷慨悲凉。主要作品有《伤乱》《春尽》《安贫》等。今传《香奁集》《韩内翰别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纨扇相欹绿,香囊独立红”此联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荷叶比作倾斜的纨扇,生动描绘出荷叶舒展又微微倾斜的形态,“绿”字凸显其生机勃勃的色泽;把荷花比作独立的香囊,“红”字突出荷花鲜艳夺目。一“绿”一“红”,色彩对比鲜明,勾勒出一幅荷叶簇拥、荷花独立的优美画面,细腻展现荷花与荷叶的独特风姿,给人以鲜明的视觉感受。颔联“浸淫因重露,狂暴是秋风”这联开始写荷花的处境。“浸淫因重露”,表明荷花遭受浓重露水的浸润,“浸淫”一词写出露水持续不断、逐渐渗透的状态,暗示荷花在这种环境下的无奈与承受;“狂暴是秋风”则强调秋风的无情与猛烈,一个“狂暴”将秋风的肆虐展现得淋漓尽致,突出荷花面临的恶劣外部环境,为后文情感抒发做铺垫。颈联“逸调无人唱,秋塘每夜空”此联由景入情,转入抒情。诗人将荷花比作有着高逸曲调却无人吟唱的存在,“逸调”象征着荷花的高逸品格与独特魅力,“无人唱”则透露出无人赏识、无人欣赏的落寞。“秋塘每夜空”进一步渲染孤寂氛围,秋夜的池塘本就清冷,如今更显空旷寂寥,借景强化了对荷花无人问津的惋惜与怅惘之情。“何繇见周昉,移入画屏中”尾联直抒胸臆。“何繇”即如何,表达出一种急切与渴望。诗人希望能见到唐代著名画家周昉,将荷花移入画屏之中。这是因为在诗人眼中,荷花如此美好却易受风雨摧残,只有通过绘画才能将其美永久留存。此句既体现对荷花之美的珍视,也寄寓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遗憾以及想要挽留美好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