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槛沉沉水殿清":临水的亭轩幽深一片水中宫殿明清,
# 水殿:指水旁浅水上之宫殿。,沉沉:深邃沉寂。,龙槛:指宫中临水有栏杆的亭轩类建筑。
"禁门深掩断人声":宫门紧闭着四周一片空寂悄无人声。
# 禁门:宫禁的大门。
"吴王宴罢满宫醉":吴王刚刚罢宴整个宫中都酩酊大醉,
# 吴王:指夫差,曾打败越国,北出与齐晋争盟,因恃胜骄奢淫佚,后来反被越国所灭。
"日暮水漂花出城":黄昏时只有落花随着流水漂出宫城。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首绝句体裁为七言绝句,题材属于咏史诗。它借古讽今,表面写吴王夫差及吴宫的生活场景,实则以吴宫昔日的奢华与如今的衰败对比,通过描写黄昏时吴宫的死寂、宴罢后的醉态以及日暮漂花出城的景象,深刻批判了统治者的荒淫无道,表达了诗人对王朝兴衰的深沉感慨和对晚唐现实社会的忧虑,以及对当权者醉生梦死、不理朝政的警示。
2. 写作手法
象征:诗中“日暮水漂花出城”这一景象,不仅实写眼前之景,更象征着吴宫繁华的消逝,暗示了王朝即将面临的覆亡命运,以自然景象隐喻社会现实,深化了诗歌主题。借景抒情:尾句“日暮水漂花出城”描绘日暮时分御沟流水漂送残花出宫城的景象,将诗人对王朝兴衰的感慨、对现实的忧思融入其中,借景抒情,韵味悠长,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思考空间。侧面烘托:全诗未对吴宫奢华生活进行正面描写,而是通过前两句对黄昏时吴宫死寂场景的刻画,如“龙槛沉沉水殿清,禁门深掩断人声”,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展现吴宫的空寂清冷,让读者侧面感受到往日的繁华与此时的落寞,为后文揭示原因做铺垫。
3. 分段赏析
《吴宫》作为一首别具一格的咏史诗,诗人李商隐生于晚唐,面对“社稷将危,天下将倾”的局面,虽胸怀“欲回天地”的壮志,却无力回天,只能借诗抒发感慨,警示当权者。诗中所咏之事,未必与吴王夫差及吴宫生活直接相关,实则是借古讽今,反映现实。与一般描写宫廷荒淫生活的诗作不同,此诗自始至终未对吴宫的奢华场面进行正面描绘,而是另辟蹊径,纯从侧面着笔。前两句“龙槛沉沉水殿清,禁门深掩断人声”,勾勒出黄昏时分吴宫一片死寂的景象。龙槛、水殿,这些昔日热闹非凡的游赏宴乐之地,此刻在暮色中只留下朦胧的轮廓,水面映照着水殿,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一个“清”字尽显空寂清冷之感,从视觉角度奠定了全诗的基调。第二句则着重从听觉入手,黄昏本应是宫中华灯初上、歌舞升平之时,如今宫门却深闭,悄无声息,宛如一座空殿。这种死一般的沉寂,自然而然地引发读者探究背后原因的好奇心。第三句“吴王宴罢满宫醉”犹如拨云见日,点破了前两句所营造的沉寂之因。原来,之前的空寂是因为众人宴罢皆醉,陷入梦乡,狂欢极乐后的疲惫使得宫殿陷入了此刻的宁静。而这一句的妙处不止于此,它让读者从前两句的沉寂中,尽情想象宴饮时的热闹欢腾、如醉如痴的场景。前两句对死寂的刻画越是突出,读者对之前狂欢画面的想象空间就越大。“满醉”二字,分量极重,不仅道出宴罢满宫酒醉的事实,更传达出一种疯狂、颓废的享乐欲望,以及醉生梦死的精神状态,为尾句的深意埋下伏笔。尾句“日暮水漂花出城”堪称神来之笔。日暮时分,吴宫悄无人迹,唯有御沟流水缓缓流淌,漂送着瓣瓣残花流出宫城。这一细节,若孤立来看,或许平淡无奇,但将其置于“吴王宴罢满宫醉”的背景之下,便意蕴无穷。当吴宫一片死寂,暮色笼罩,人们的注意力才会转移到脚下悄然流淌的御沟和水面上的落花。这不仅写出了吴宫日暮时静寂的神韵和意境,进一步反衬出“满宫醉”前的喧闹疯狂,还隐隐蕴含着比兴象征之意。疯狂享乐之后的日暮沉寂,仿佛预示着覆亡的阴影已悄然笼罩吴宫,流水漂花的景象更让人感受到吴宫繁华即将消逝,恰似“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悲叹。正如姚培谦所说:“花开花落,便是兴亡景象。”诗人借这一景象,深刻地表达了对王朝兴衰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的忧思。清人刘熙载曾言:“绝句取径贵深曲,盖意不可尽,以不尽尽之。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如睹影知竿乃妙。”《吴宫》正是这一理论的典型例证。诗人通过侧面烘托、借景抒情的手法,将对帝王淫逸享乐的批判、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巧妙地融入诗中,让读者在品味诗歌的过程中,领悟到其中的深意,展现出李商隐诗歌含蓄蕴藉的独特魅力。
4. 作品点评
李商隐的《吴宫》是一首别具一格的咏史诗。生于晚唐的他,面对动荡局势,借古讽今。诗中未正面描绘吴宫奢华,而是侧面着笔,前两句以“龙槛沉沉水殿清,禁门深掩断人声”勾勒出黄昏时吴宫的死寂,引发好奇;第三句“吴王宴罢满宫醉”揭示沉寂原因,且能让读者想象此前的狂欢;尾句“日暮水漂花出城”意蕴无穷,既写出吴宫日暮静寂,又以流水漂花象征繁华将逝,饱含对王朝兴衰的感慨与对现实的忧思,尽显其含蓄蕴藉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