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发炎景中":花朵在炎热的春景中绽放,
"芳春独能久":在这芳春时节唯独它能长久保持芬芳。
"因风任开落":随着风势,任凭自己开放或飘落,
# 任:听凭。
"向日无先后":朝着太阳生长,花群中花朵没有先后之分。
"若待秋霜来":倘若等到秋霜降临,
"兰荪共何有":花与兰荪等美好之物还能留存什么呢。
# 兰荪:香草,即菖蒲。常以喻贤俊或美德。
中唐诗人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字次公;一说名融,字叔伦。润州金坛(今江苏金坛)人。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等职。戴叔伦师从萧颖士,以文辞著称,作诗擅长五言律、绝。其五律长于言情,佳作颇多。《除夜宿石头驿》“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一联,被胡应麟《诗薮》许为“客中除夜之绝唱”。诗虽“体格不越中格”(高仲武《中兴间气集》),尚未臻大家之境,但在盛唐向中唐的转折演变之际颇有意义。代表作品有《江乡逢故人偶集》《关山月》《女耕田行》等。著有《戴叔伦集》。
1. 分段赏析
“花发炎景中,芳春独能久。因风任开落,向日无先后。”:开篇点明花在炎热的春景中绽放,强调其在芳春时节能长久保持芬芳。“因风任开落”,一个“任”字,将花顺应自然、随风吹拂而开落的从容姿态展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花的自在与随性;“向日无先后”,描绘出花群一致向阳的特性,生动表现出花对阳光的向往与追随。这四句从花的生长环境、花期以及对风、阳光的态度等方面进行描写,语言质朴自然,通过简洁的笔触勾勒出花坚韧、自在且向阳的形象,也透露出诗人对花这种特性的赞美之情。“若待秋霜来,兰荪共何有。”:笔锋陡然一转,设想秋霜降临后的情景。“若待”二字,营造出一种紧迫感,预示着美好事物即将面临危机。秋霜代表着严酷的环境和不可抗拒的力量,届时,无论花还是兰荪(泛指香草)都难以留存。此句借花在秋霜下的命运,以小见大,可能隐喻时政,引发读者对美好事物易逝、世事无常的思考,也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对时政或人生境遇的忧虑与感慨,使诗歌的意境得到升华,情感更加深沉。
下一篇:唐·白居易《负冬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