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重重闭明月":高楼重重遮闭了明月的清光,
# 闭:掩闭。
"肠断仙郎隔年别":与丈夫久别经年柔肠寸断。
# 年:一作江。,仙郎:指丈夫。一作先年。
"紫萧横笛寂无声":紫箫横笛寂寞无声,
"独向瑶窗坐愁绝":独自面对华丽的窗户愁情不绝。
# 瑶窗:精巧华丽的楼窗。
"鱼沉雁杳天涯路":茫茫天涯路鱼沉雁杳音信断绝,
# 杳:不见踪影。
"始信人间别离苦":才开始相信人世间的别离之苦。
"恨满牙床翡翠衾":面对象牙床绿被子满腔苦恨,
# 牙床:嵌有象牙或兽骨雕饰的床。
"怨折金钗凤凰股":看见金钗凤凰股也因怨折断。
# 钗:妇女的首饰,用两股合成,所以称凤凰股。
"井深辘轳嗟绠短":井太深辘轳嗟叹井绳短,
# 绠:打水用的井绳。,嗟:感叹词。,辘轳:吸取井水用的起重装置。
"衣带相思日应缓":相思使人消瘦衣带渐渐宽松。
# 缓:松。
"将刀斫水水复连":用刀砍水水又连在一起,
# 斫:砍。
"挥刃割情情不断":挥舞宝剑割不断深情。
"落红乱逐东流水":落花纷乱追逐东去的流水,
"一点芳心为君死":我的一片芳心为你而死。
"妾身愿作巫山云":我愿化作巫山的云朵,
# 巫山云:宋玉《高唐赋》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
"飞入仙郎梦魂里":飞进郎君你的梦里。
中唐诗人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字次公;一说名融,字叔伦。润州金坛(今江苏金坛)人。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等职。戴叔伦师从萧颖士,以文辞著称,作诗擅长五言律、绝。其五律长于言情,佳作颇多。《除夜宿石头驿》“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一联,被胡应麟《诗薮》许为“客中除夜之绝唱”。诗虽“体格不越中格”(高仲武《中兴间气集》),尚未臻大家之境,但在盛唐向中唐的转折演变之际颇有意义。代表作品有《江乡逢故人偶集》《关山月》《女耕田行》等。著有《戴叔伦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闺怨诗。诗中描绘了女子与爱人隔年分别后的相思愁苦。高楼闭月,萧笛无声,女子独坐瑶窗,饱受离苦。以鱼沉雁杳写音信断绝,以辘轳绠短、衣带渐缓等形象比喻,表现思念之深,又用斫水、割情等生动比喻,道尽情丝难断,最后以愿作巫山云入君梦,传达出对爱人的深切思念与眷恋。
2. 写作手法
比兴:“落红乱逐东流水,一点芳心为君死”,以落花随意逐东流水的自然景象起兴,引出女子对情郎坚贞不渝、愿为其倾心而死的真挚情感,借自然现象引发对爱情主题的表达;“妾身愿作巫山云,飞入仙郎梦魂里”,将自己比作巫山云起兴,生动形象地表达出女子渴望能进入情郎梦境相伴的深切思念,使情感表达委婉含蓄又富有诗意。
3. 分段赏析
“高楼重重闭明月,肠断仙郎隔年别”:开篇点明情境,“高楼重重闭明月”描绘出闺妇身处封闭空间,无法与明月相见,明月常为相思寄托,此处隔绝明月,更显孤独。“隔年别”强调与情郎分别之久,“肠断”直抒相思之痛,奠定全诗哀怨基调。从语言角度,用词简洁却精准,如“重重”增强空间的压抑感,凸显闺妇孤寂。“紫箫横笛寂无声,独向瑶窗坐愁绝。鱼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恨满牙床翡翠衾,怨折金钗凤凰股”:此部分刻画闺妇“肠断”的具体表现。“紫箫横笛寂无声,独向瑶窗坐愁绝”,从听觉与视觉呈现,箫笛闲置无声,闺妇独坐窗前,“独”字强化孤独感,“愁绝”尽显愁绪之深。“鱼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借鱼雁指代书信,天涯路远且音信全无,真切体现闺妇在别离中体会到的痛苦,从情感表达上,由景及情,自然流露。“恨满牙床翡翠衾,怨折金钗凤凰股”,以闺中卧具、首饰为切入点,“恨满”“怨折”将闺妇孤眠时的凄凉怨恨推向高潮,从形象塑造上,展现出一位被相思折磨的闺中怨妇形象。“井深辘轳嗟绠短,衣带相思日应缓。将刀斫水水复连,挥刃割情情不断。落红乱逐东流水,一点芳心为君死。妾身愿作巫山云,飞入仙郎梦魂里”:运用比兴手法抒情。“井深辘轳嗟绠短,衣带相思日应缓”,以绠短汲深的无奈,比兴相思使人消瘦、衣带渐宽,形象表现相思之苦对身体的影响。“将刀斫水水复连,挥刃割情情不断”,将相思之情比作水,即便用刀砍斫也无法断绝,比喻新奇生动,凸显情思坚韧。“落红乱逐东流水,一点芳心为君死”,以落花逐水起兴,表明闺妇对情郎坚贞的爱情。最后“妾身愿作巫山云,飞入仙郎梦魂里”,化用巫山神女典故,展现闺妇渴望与情郎梦中相会的迫切心情,从内容主题上,将相思之情推至极致,尽显爱情的坚贞执着。
上一篇:唐·李白《望月有怀》
下一篇:唐·李白《行路难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