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皆携酒寻芳去":朋友拿着酒去外游赏美景,
# 寻芳:游赏美景。,他:他人,别人。
"我独关门好静眠":我只好独自关上房门安静睡觉。
"唯有杨花似相觅":只有杨花好像和我特别有缘分,
# 唯:只。
"因风时复到床前":因为风把它带到我的床头边上。
唐末五代文学家
李建勋(873?~952),唐末五代文学家。字致尧,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初为徐知询幕僚。李昪镇金陵,用为副使,预禅代之谋。南唐建国后,拜中书侍郎,加同平章事,加左仆射,监修国史。辅政五年,升元中放还私第。李璟时出为昭武军节度使,入拜司空,以司徒致仕。乃营亭榭于钟山,适意泉石,赐号钟山公。卒谥靖。李建勋是南唐诗坛“白体”诗的代表人物,早年与沈彬、孙鲂结诗社,往来酬唱,开南唐宗白之风气。能属文,尤工诗。其前期诗歌主要是应酬赠答之作和一些艳体诗,风格轻柔婉媚;后期诗歌多是感伤诗和闲适诗,诗风走向浅易平淡。今存《李丞相诗集》。
1. 分段赏析
“他皆携酒寻芳去”一句是对清明日众人行为的描写。“皆”字点明在清明这个传统节日里,外出踏青寻芳是普遍的行为,展现出一种热闹、欢快的节日氛围。“携酒”增添了游玩的兴致与惬意,“寻芳”则明确了活动的目的——欣赏春日美景。此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众人积极参与节日活动的场景,为后文诗人独特的行为做铺垫,形成鲜明对比。“我独关门好静眠”一句突出了诗人与众不同的个性选择。“独”字强调了诗人的孤独,与前面“皆”形成强烈反差。“关门”这一动作表明诗人主动隔绝外界的热闹,“好静眠”则体现出诗人对安静、闲适生活的追求。在这热闹的节日里,诗人选择独自关门静卧,享受属于自己的宁静时光,反映出他超脱世俗、不随波逐流的心境。“唯有杨花似相觅”一句赋予杨花以人的情感和行为。“唯有”强调了在诗人独处的环境中,只有杨花与他产生了一种微妙的联系。“似相觅”将杨花拟人化,仿佛杨花也懂得诗人的孤独,主动来寻找他。这一句巧妙地打破了前文营造的孤寂氛围,使画面增添了一丝灵动与生机,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孤独中仍能感受到自然万物的关怀。“因风时复到床前”一句进一步描写杨花的动态。“因风”点明了杨花飘动的原因是风的吹拂,“时复”则强调了这种动作的频繁。杨花随着微风,不时地飘到诗人的床前,仿佛在与诗人亲密互动。此句将杨花的轻盈、灵动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在这看似简单的自然景象中,诗人感受到了一种来自自然的慰藉,体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