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花天气近平分":正是春分时节,最适宜养花的天气,
"瘦马来敲白下门":我骑着瘦马来叩白下城门。
"晓色未开山意远":晨光微熹,远处山峦仿佛意韵悠远,
"春容犹淡月华昏":初春的景致还很清淡,连月光也透着朦胧的昏沉。
"琅琊冷落存遗迹":琅琊一带冷冷清清,只剩下些历史遗迹,
"篱舍稀疏带旧村":稀疏的篱笆环绕着村舍,还带着旧村落的余痕。
"此地几经人聚散":这个地方经历了太多人事的聚散变迁,
"只今王谢独名存":如今,只有像王、谢那样的豪门望族,还留下他们的声名被人提起。
唐末五代文学家
李建勋(873?~952),唐末五代文学家。字致尧,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初为徐知询幕僚。李昪镇金陵,用为副使,预禅代之谋。南唐建国后,拜中书侍郎,加同平章事,加左仆射,监修国史。辅政五年,升元中放还私第。李璟时出为昭武军节度使,入拜司空,以司徒致仕。乃营亭榭于钟山,适意泉石,赐号钟山公。卒谥靖。李建勋是南唐诗坛“白体”诗的代表人物,早年与沈彬、孙鲂结诗社,往来酬唱,开南唐宗白之风气。能属文,尤工诗。其前期诗歌主要是应酬赠答之作和一些艳体诗,风格轻柔婉媚;后期诗歌多是感伤诗和闲适诗,诗风走向浅易平淡。今存《李丞相诗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养花天气近平分,瘦马来敲白下门”起笔点明时节,“养花天气”四字,妙手拈来,言春分之际,阴阳和合,万物滋长,正是花木生发之良辰。然诗人未写繁花,却以“瘦马”自况,着一“敲”字,既见晨行之早,门庭之寂,更透出几分羁旅清寒之态。“白下”古称金陵,开门见山点出所游之地,古意顿生。此联以和煦天时衬萧疏行迹,一暖一寒,已伏下文凭吊之思。颔联“晓色未开山意远,春容犹淡月华昏”极摹拂晓山寺周遭之景致气象。“晓色未开”,天色欲明未明;“山意远”,晨霭之中,峰峦轮廓朦胧,似隐入天际,幽深莫测。“春容犹淡”,言春色尚浅,草木初萌,生机未盛;“月华昏”,残月西沉,清辉黯淡,更添几分朦胧寂寥。四句不着“静”字,而晨山清冷、春月迷离之静谧意境全出。诗人捕捉天地将明未明、万物将苏未苏之微妙瞬间,笔触空灵而苍茫,一派水墨氤氲之气。颈联“琅琊冷落存遗迹,篱舍稀疏带旧村”,诗人目光由远及近,由自然入人文。“琅琊”所指,或为山名,或寓六朝望族旧事,皆与金陵历史相系。“冷落存遗迹”,昔日繁华鼎盛之地,今唯余荒凉故迹,供人凭吊。“篱舍稀疏带旧村”,眼前所见,唯余零落篱笆农舍,点缀于古老村落之间。此联以“冷落”对“稀疏”,“遗迹”映“旧村”,工稳而深沉。昔日煊赫与今日萧疏形成强烈对比,六朝兴废、人世沧桑之感,尽在不言中。景象疏淡,而怀古幽情郁勃其中。尾联“此地几经人聚散,只今王谢独名存”乃全篇点睛之笔,直抒胸臆,慨叹深沉。“此地几经人聚散”,总括金陵千年历史,多少英雄豪杰、寻常百姓在此登场落幕,聚散无常,如云烟过眼。“只今王谢独名存”,化用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之典,言时光淘洗之下,昔日何等煊赫的人物与家族,最终亦不过徒留虚名于史册传说之中。一个“独”字,道尽风流云散后的无边空寂,繁华落尽后的永恒苍凉。收束全诗,余韵悠长,将眼前之景、心中之思,升华至对历史兴亡、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
上一篇:唐·周昙《春秋战国门·郑相》
下一篇:唐·张辞《上盐城令述德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