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尘冒处中台":我在朝中担任官职已有两年,
# 中台:指三公之位。,尘冒:犹尘忝。忝列,充数。,二年:作者于保大四年(946)正月复入朝为相,至以司徒致仕,其间为二年。
"喜得南归退不才":如今欣喜地得以辞官南归,自觉才能不足而退隐。
# 不才:没有才能的人。
"即路敢期皇子送":在即将踏上归途时,哪里敢期望皇子前来相送,
# 敢:岂敢。
"出关犹有御书来":可当我出关之时,却还收到了皇帝的御赐书信。
# 御书:皇上的亲笔书信。
"未知天地恩何报":不知道该如何报答天地和皇上的恩情,
# 天地恩:指皇帝的恩德。
"翻对江山思莫开":只能对着眼前的江山,思绪万千却难以释怀。
"斜日苇汀凝立处":夕阳西下,我久久地站立在长满芦苇的水边,
"远波微飏翠如苔":远处的水波微微荡漾,那翠绿的颜色如同青苔一般。
唐末五代文学家
李建勋(873?~952),唐末五代文学家。字致尧,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初为徐知询幕僚。李昪镇金陵,用为副使,预禅代之谋。南唐建国后,拜中书侍郎,加同平章事,加左仆射,监修国史。辅政五年,升元中放还私第。李璟时出为昭武军节度使,入拜司空,以司徒致仕。乃营亭榭于钟山,适意泉石,赐号钟山公。卒谥靖。李建勋是南唐诗坛“白体”诗的代表人物,早年与沈彬、孙鲂结诗社,往来酬唱,开南唐宗白之风气。能属文,尤工诗。其前期诗歌主要是应酬赠答之作和一些艳体诗,风格轻柔婉媚;后期诗歌多是感伤诗和闲适诗,诗风走向浅易平淡。今存《李丞相诗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感恩抒情诗。诗中描绘了诗人离别朝廷南归的场景,抒发了他对皇恩的感激与归隐后的复杂情感。
2. 分段赏析
首联“二年尘冒处中台,喜得南归退不才”,点明自己在朝为官两年,如今得以辞官南归。“尘冒”一词表达了自己在朝为官的谦逊态度,“喜得”则直接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喜悦之情。“退不才”则体现了作者的自谦和对官场的淡泊。颔联“即路敢期皇子送,出关犹有御书来”,叙述了自己在归途中意外收到皇子的相送和皇帝的御书,表达了作者对皇帝恩情的感激之情。“敢期”一词体现了作者的谦逊和对皇帝恩情的意外之感。颈联“未知天地恩何报,翻对江山思莫开”,抒发了作者不知如何报答天地和皇帝恩情的感慨,只能对着眼前的江山,思绪万千却难以释怀。“思莫开”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绪和对未来的迷茫。尾联“斜日苇汀凝立处,远波微飏翠如苔”,描绘了夕阳下芦苇水边的景色,烘托出离别的愁绪和对故乡的思念。“凝立处”则表现了作者的孤独和寂寞。
3. 作品点评
《离阙下日感恩》这首诗融合了感恩与归隐的情怀,受到现代诗词集的广泛收录,常被用于表达年终的感恩之情。其中,“未知天地恩何报,翻对江山思莫开”这句诗,因深刻展现了恩情难报、心境复杂,常被用来体现这种情感的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