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翼势虽微":翅膀力量虽然微小,
"云霄亦可期":但也可期待飞向云霄。
"飞翻自有路":飞行翻转自有自己的路径,
"鸿鹄莫相嗤":鸿鹄不要来嗤笑。
"待侣临书幌":它停歇在书窗前等待伴侣,
"寻泥傍藻池":傍着藻饰的池塘衔泥筑巢。
"冲人穿柳径":掠过行人,穿过柳荫小径,
"捕蝶绕花枝":绕着花枝捕捉蝴蝶。
"广厦来应遍":高大的屋宇它应该都曾飞遍,
"深宫去不疑":就连深邃的宫室也敢去探寻。
"雕梁声上下":在雕梁间鸣声上下起伏,
"烟浦影参差":在烟雾笼罩的水边身影参差不齐。
"旧地人潜换":旧地的人已经悄然更换,
"新巢雀谩窥":新巢的麻雀徒然窥探。
"双双暮归处":成双成对傍晚归巢的地方,
"疏雨满江湄":细雨洒满江边。
唐末五代文学家
李建勋(873?~952),唐末五代文学家。字致尧,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初为徐知询幕僚。李昪镇金陵,用为副使,预禅代之谋。南唐建国后,拜中书侍郎,加同平章事,加左仆射,监修国史。辅政五年,升元中放还私第。李璟时出为昭武军节度使,入拜司空,以司徒致仕。乃营亭榭于钟山,适意泉石,赐号钟山公。卒谥靖。李建勋是南唐诗坛“白体”诗的代表人物,早年与沈彬、孙鲂结诗社,往来酬唱,开南唐宗白之风气。能属文,尤工诗。其前期诗歌主要是应酬赠答之作和一些艳体诗,风格轻柔婉媚;后期诗歌多是感伤诗和闲适诗,诗风走向浅易平淡。今存《李丞相诗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归燕虽羽翼弱小,却有冲向云霄的志向,其飞行、寻侣、筑巢等行为展现出独特生活习性。通过描写归燕在书幌、藻池、柳径、花枝、广厦、深宫等不同场景的活动,营造出自然清新的氛围,表达了对归燕的赞美,也借归燕自喻,体现出一种不自卑、自信前行的情感。
2. 写作手法
比喻:“羽翼势虽微,云霄亦可期”,以“燕子”自喻,将自身比作羽翼微小的燕子,虽身处卑微却志向高远,“云霄亦可期”暗喻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借燕子形象寄托诗人虽历经朝代更迭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以景结情:“双双暮归处,疏雨满江湄”,尾联以燕子双双暮归、疏雨笼罩江湄的景象收束全诗,不直接抒情却将淡泊宁静的心境融入画面,通过自然之景的静谧悠远,含蓄表达诗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与超脱尘世的情怀。烘托:“疏雨满江湄”,以“疏雨”“江湄”的环境描写烘托氛围,细雨朦胧的江边图景,既勾勒出燕子归巢的背景,又通过凄清而宁静的环境,侧面烘托诗人历经仕途起伏后内心的平和与对自由境界的追求。
3. 分段赏析
“羽翼势虽微,云霄亦可期。飞翻自有路,鸿鹄莫相嗤”,点明归燕虽羽翼弱小,却有飞向云霄的志向,且飞行自有路径,不惧鸿鹄嘲笑,突出归燕的自信与志向。“待侣临书幌,寻泥傍藻池”,描绘归燕等待伴侣、在藻池边寻找泥土筑巢的场景,展现其生活习性,画面感十足。“冲人穿柳径,捕蝶绕花枝”,刻画归燕穿梭柳径、绕花枝捕蝶的活泼姿态,使归燕形象更加生动。“旧地人潜换,新巢雀谩窥。双双暮归处,疏雨满江湄”,写旧地人事变迁,新巢被雀窥视,但归燕依旧成双在暮雨中归巢于江湄,表现出归燕不受外界干扰,安然生活的状态。
上一篇:唐·周昙《春秋战国门·子产》
下一篇:唐·洪州将军《题屈原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