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条郡城闭":萧条的郡城城门紧闭,
# 郡城:指上党城。
"旅馆空寒烟":旅馆中冒着森森的寒烟。
"秋月对愁客":忧愁的旅客望着秋月,
"山钟摇暮天":暮色伴着山寺的钟声而来。
# 山钟:山寺的钟声。
"新知偶相访":新交的知己偶然来拜访,
# 新知:新结交的知己,新朋友。
"斗酒情依然":推杯换盏中我们畅叙友情。
# 依然:亲切的样子。
"一宿阻长会":一夜耽搁阻碍了我们的相会,
"清风徒满川":清风徒然吹满了山河。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690?~ 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授校书郎,改汜水尉,再迁江宁丞,晚年贬龙标尉。世称王江宁、王龙标。开元、天宝间,王昌龄诗名甚盛,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其尤擅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被称为“七绝圣手”。宫词善写女性幽怨之情,也为世所称。后人辑有《王昌龄集》,另有《诗格》,论诗颇多创见。代表作品有《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采莲曲》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潞府客亭寄崔凤童》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行旅诗。诗中以行旅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客亭中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行旅中的寂寞与无奈。
2. 分段赏析
首联:“萧条郡城闭,旅馆空寒烟”,描绘出一幅萧条冷落的画面,郡城紧闭,毫无生机,旅馆内空荡且弥漫着寒烟。“萧条”“空”“寒”等词,生动地渲染出环境的清冷孤寂,奠定了全诗孤独忧愁的基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客居他乡的落寞心境。颔联:“秋月对愁客,山钟摇暮天”,进一步烘托孤独氛围。秋月照着满怀愁绪的诗人,“对”字将秋月拟人化,仿佛它也在陪伴着愁客;远处山寺的钟声在暮天中回荡,“摇”字生动地表现出钟声在空旷的暮天中传荡,更增添了几分寂寥之感。这两句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强化了诗人的孤独与忧愁。颈联:“新知偶相访,斗酒情依然”,在孤独愁闷之际,友人偶然来访,诗人与友人共饮斗酒,情谊深厚。“偶”字强调了相聚的偶然性和难得,“情依然”则体现出尽管可能相识不久,但情谊真挚。此联使诗歌的氛围由孤寂转为欢乐,为下文的惜别之情做铺垫。尾联:“一宿阻长会,清风徒满川”,好景不长,一宿之后友人即将离去,短暂的相聚无法满足长久相聚的渴望。“阻”字表达出对相聚短暂的无奈,“徒”字则突出了诗人的惆怅,满川清风也无法慰藉分别的哀伤,余韵悠长,将惜别之情推向高潮,表达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与不舍。
上一篇:唐·李颀《粲公院各赋一物得初荷》
下一篇:唐·杜甫《杨监又出画鹰十二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