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cuī
cān
jūn
wǎng
lóng

朝代:唐作者:王昌龄浏览量:2
lóng
zhǐ
zài
lóng
biāo
shàng
qiū
yuè
shān
liǎng
xiāng
xiàng
qiǎn
zhé
xīn
shì
zhàng
hóng
鸿
ēn
gòng
dài
chūn
jiāng
zhǎng

译文

龙溪就在那龙标之上,秋天的月亮和孤独的山峦两两相对。虽遭贬谪又面临离别,但要保有大丈夫的气概,共同期待那如春江涨水般的宏大恩泽降临。

逐句剖析

"龙溪只在龙标上":龙溪就在那龙标之上,

"秋月孤山两相向":秋天的月亮和孤独的山峦两两相对。

"谴谪离心是丈夫":虽遭贬谪又面临离别,但要保有大丈夫的气概,

"鸿恩共待春江涨":共同期待那如春江涨水般的宏大恩泽降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崔参军往龙溪》为唐代王昌龄所作。诗中借“秋月孤山”之景,描绘友人前往龙溪的情境,既表达了离别时的愁绪,又以“鸿恩共待春江涨”展现出对友人的宽慰及对未来的期许。写作上,融情于景,将离情别绪与秋景相结合,营造出悠远的意境。前两句勾勒出清冷的旅途之景,后两句则直抒胸臆,体现出旷达的情怀。此诗语言自然,情感真挚,在王昌龄的送别诗中,以独特的情景交融与乐观态度,成为展现友情与豁达精神的作品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690?~ 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授校书郎,改汜水尉,再迁江宁丞,晚年贬龙标尉。世称王江宁、王龙标。开元、天宝间,王昌龄诗名甚盛,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其尤擅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被称为“七绝圣手”。宫词善写女性幽怨之情,也为世所称。后人辑有《王昌龄集》,另有《诗格》,论诗颇多创见。代表作品有《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采莲曲》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谴谪离心是丈夫,鸿恩共待春江涨”,直接表明即使面临离别和贬谪,也要有大丈夫的胸怀,同时表达出对未来受到恩泽的期待,情感真挚且旷达。象征:诗中的“春江涨”可能象征着未来的机遇与希望,暗示友人虽然此刻遭遇不顺,但未来仍值得期待。

2. 分段赏析

“龙溪只在龙标上”:简洁交代龙溪的地理位置,在龙标之上,为友人的行程设定背景,语言质朴自然。“秋月孤山两相向”:“秋月”点明时间,营造出清冷氛围,“孤山”增添孤寂之感,两个意象相互映衬,勾勒出友人旅途的孤寂之景,也暗示离别的愁绪。“谴谪离心是丈夫”:强调即便面临贬谪和离别,也要有大丈夫的气概,“丈夫”二字掷地有声,体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鸿恩共待春江涨”:“春江涨”这一意象充满希望,象征未来可能出现的机遇,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期待受恩的愿景,给人以积极向上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张籍《猛虎行》

下一篇:唐·张祜《横吹曲辞·捉搦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