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心仍在楚":你的心仍旧牵挂着楚地,
"江馆复临湘":人已经到了湘水旁边的馆舍了。
# 江馆:江边的馆舍,客舍。
"别意猿鸟外":离别之意已经越过猿鸟,
"天寒桂水长":直接到达那遥远寒冷的桂水了。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690?~ 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授校书郎,改汜水尉,再迁江宁丞,晚年贬龙标尉。世称王江宁、王龙标。开元、天宝间,王昌龄诗名甚盛,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其尤擅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被称为“七绝圣手”。宫词善写女性幽怨之情,也为世所称。后人辑有《王昌龄集》,另有《诗格》,论诗颇多创见。代表作品有《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采莲曲》等。
1. 分段赏析
“客心仍在楚,江馆复临湘”,此句以地理空间的转换与矛盾心理形成张力。“客心”指诗谭八对楚地的依依不舍,而“楚”既可实指楚地,又暗含对故土或往昔的牵挂;“江馆”点明送别地点为江畔驿馆,“复临湘”则通过重复性的空间描述,强化了漂泊者的身世浮沉感。诗人将“客心”与“江馆”并置,形成主观情思与客观环境的对比,突显客居者的孤独与时空错位。“别意猿鸟外,天寒桂水长”,此句以自然意象承载离别情绪,体现情景交融的意境构建。“别意”本无形,诗人却借“猿鸟”的哀鸣将其具象化,使离别之情达到高潮。“天寒”既指气候的萧瑟,又隐喻心境之凄冷,而“桂水长”则以蜿蜒无尽的江水象征离愁的绵延不绝。王昌龄在此诗中延续了其“以浓缩场景写深广情思”的创作特色。全诗仅四句,却通过“客心—江馆”“猿鸟—桂水”两组意象,完成了从心理矛盾到自然映衬的抒情脉络。尤其“仍在楚”“复临湘”的时空回环,与“猿鸟外”“桂水长”的意境延展,形成收放自如的情感节奏。其语言虽简净如白描,却因意象选择与空间叙事的精准,达到了“片言可以明百意”的艺术效果,堪称送别诗中的凝练典范。
上一篇:唐·白居易《宿湖中》
下一篇:唐·宋之问《嵩山夜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