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ái
yǒng

朝代:唐作者:李端浏览量:2
jiǒng
lái
yīng
jìn
gāo
fēi
yáo
yìng
lín
tóng
luò
xuě
shuǐ
zhuàng
fān
cháo
yóu
yǒu
yōu
rén
xīng
xiāng
féng
dào
xiāo

译文

白鹭从远处飞起来的时候,感觉好像离得很近,可当它高高地飞起来后,又渐渐飞向了遥远的地方。白鹭飞掠过树林时,那洁白的身影就如同纷纷扬扬飘落的雪花,它拂过水面时,翅膀扇动的样子好似潮水翻涌。我心中怀有和隐士一样的兴致,希望能和白鹭一起相逢在那高高的碧霄之上,一同翱翔。

逐句剖析

"迥起来应近":白鹭从远处飞起来的时候,感觉好像离得很近,

"高飞去自遥":可当它高高地飞起来后,又渐渐飞向了遥远的地方。

"映林同落雪":白鹭飞掠过树林时,那洁白的身影就如同纷纷扬扬飘落的雪花,

"拂水状翻潮":它拂过水面时,翅膀扇动的样子好似潮水翻涌。

"犹有幽人兴":我心中怀有和隐士一样的兴致,

"相逢到碧霄":希望能和白鹭一起相逢在那高高的碧霄之上,一同翱翔。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白鹭咏》是唐代诗人李端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以白鹭为描绘对象。开篇“迥起来应近,高飞去自遥”,诗人写白鹭从远处飞起,看似近在眼前,实则越飞越高,渐去渐远,生动展现白鹭轻盈、灵动的飞行姿态。“映林同落雪,拂水状翻潮”,将白鹭飞临树林比作雪花飘落,掠过水面时,其姿态又如潮水翻涌,从视觉角度刻画出白鹭与自然相融的优美身姿,凸显其行动的轻盈优雅。最后“犹有幽人兴,相逢到碧霄”,诗人将自己比作幽人,幻想能与白鹭一同在碧霄翱翔,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全诗借白鹭的形象,营造出自由、灵动、优雅的意境,抒发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生灵的喜爱与赞美,体现出诗人对超脱尘世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李端(?~?),唐代诗人。字正己,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大历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后为杭州司兵参军。曾隐居衡山,自号衡岳幽人。约卒于贞元初。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与钱起、卢纶等并称。其尤喜作律体,多酬赠唱和之作,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代村中老人答》《宿石涧店闻妇人哭》《巫山高》《赠康治》等为传世佳作。今有《李端诗集》3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开篇“迥起来应近,高飞去自遥”,诗人捕捉到白鹭起飞瞬间。白鹭从远处翩然飞起,因身姿轻盈,仿佛近在眼前,可转瞬之间,又振翅高飞,渐去渐远,消失在遥远天际。这两句诗,通过远近、高低的对比,生动展现白鹭飞行时的灵动与飘逸,也暗示其自由不羁的天性。“映林同落雪,拂水状翻潮”,诗人运用精妙比喻,为我们呈现两幅优美画面。当白鹭飞翔于树林间,其洁白羽毛在日光映照下,如同纷纷扬扬飘落的雪花,轻盈纯洁;而当它掠过水面时,翅膀扇动激起的涟漪,好似潮水翻涌,充满动态之美。这里,诗人从视觉角度,将白鹭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既凸显白鹭的优雅,又体现其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的意境。最后“犹有幽人兴,相逢到碧霄”,诗人笔锋一转,由物及人。“幽人”在古代诗词中常指隐士,此处诗人将自己比作幽人,幻想能与白鹭一同翱翔于碧霄之上。这不仅表达诗人对白鹭自由生活的向往,更暗示其渴望摆脱尘世束缚,追求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精神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维《送方尊师归嵩山》

下一篇:唐·李白《空城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