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àn
qiū

朝代:唐作者:杜荀鹤浏览量:1
sāng
zhè
qióng
tóu
sān
jiā
guà
zēng
chuí
diào
shì
shēng
qiū
fēng
tān
bái
líng
luò
àn
biān
huā

译文

在桑柘树林的尽头,住着三四户人家,他们靠在溪中张网捕鱼、临水垂钓来维持生计。秋风忽然吹起,溪滩瞬间变得一片银白,岸边的芦荻花纷纷飘落。

逐句剖析

"桑柘穷头三四家":在桑柘树林的尽头,住着三四户人家,

# 桑柘:唐代建立的郡西土城城门名,在虎山边。

"挂罾垂钓是生涯":他们靠在溪中张网捕鱼、临水垂钓来维持生计。

# 挂罾:张罾。罾是用麻线结成网状的捕鱼工具。

"秋风忽起溪滩白":秋风忽然吹起,溪滩瞬间变得一片银白,

# 溪滩白:指溪边的芦荻开了花。滩:一作浪。

"零落岸边芦荻花":岸边的芦荻花纷纷飘落。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溪岸秋思》为唐代诗人杜荀鹤所作的七言绝句。诗中借桑柘、人家、罾网、秋风、芦花等意象,勾勒出一幅清新的秋景图。表面似有对渔人生活的羡慕及归隐之意,实则深藏诗人应举受挫、仕途艰难,处于欲罢不能、进取无望困境中的复杂悲苦与满腹愁思。写作上,杜荀鹤运用白描手法,以通俗语言、清新风格,不着痕迹地绘景抒情。前两句描绘溪边人家以渔为生的质朴生活,后两句借秋风起、芦花零,营造萧瑟氛围,强化愁绪。此诗体现了“杜荀鹤体”继承风雅、反对浮华的特点,以短小篇幅承载复杂情感,于平淡中见深意。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现实主义诗人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早有才名却屡试不第,大顺进士,后为翰林学士,仅五日而卒。杜荀鹤以诗为业,作诗主张“诗旨未能忘救物”,能继承杜甫、白居易关心民生疾苦、反映社会现实的传统。其诗短小精悍、语言浅近通俗,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后人称其诗为“杜荀鹤体”。代表作品有《山中寡妇》《乱后逢村叟》。 今存有《唐风集》(又名《杜荀鹤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白描:“桑柘穷头三四家,挂罾垂钓是生涯”,直接描述在桑柘树尽头有几户人家,以挂罾垂钓为生,简洁明了地展现出溪边人家的居住环境与生活方式,没有过多修饰,却生动呈现出乡村生活的质朴。“秋风忽起溪滩白,零落岸边芦荻花”,同样以简洁语言描绘秋风起、溪滩白、芦荻花飘落的景象,勾勒出一幅溪边秋日图。

2. 分段赏析

《溪岸秋思》前两句“桑柘穷头三四家,挂罾垂钓是生涯”,点明地点为桑柘树林尽头,寥寥数户人家在此生活,且以挂罾垂钓为生计。短短两句,勾勒出乡村生活的宁静与质朴,展现了一种远离喧嚣的生存状态。后两句“秋风忽起溪滩白,零落岸边芦荻花”,描绘秋风突然吹起这一动态变化,“溪滩白”是秋风拂过水面反光,或是吹动了白色的芦花等,营造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随后“零落岸边芦荻花”,进一步强化了秋意,芦荻花纷纷飘落,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几分萧瑟之感,使整首诗在宁静之中蕴含着季节变换带来的淡淡哀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昌龄《卢溪主人》

下一篇:唐·吕洞宾《豆叶黄·二月江南山水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