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溪口驻扁舟":小船停泊在武陵溪口,
# 驻扁舟:小船停泊在渡口。扁舟:小船。驻:停留。,武陵溪口:即卢溪。武陵,武陵县(今湖北竹溪县),这里指湖南省常德桃花源地区。
"溪水随君向北流":溪水还要陪伴您向北奔流。
"行到荆门上三峡":当你驶过荆门进入三峡的时候,
# 三峡:万里长江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它西起重庆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此指到达宜昌地区。,荆门:位于湖北省中部。
"莫将孤月对猿愁":切莫同孤月一样,听着猿的悲啼发愁。
# 猿愁:指猿哀鸣。李白《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诗:“寂寂闻猿愁,行行看雲收。”韩愈《湘中》诗:“猿愁鱼涌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莫将:莫和。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690?~ 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授校书郎,改汜水尉,再迁江宁丞,晚年贬龙标尉。世称王江宁、王龙标。开元、天宝间,王昌龄诗名甚盛,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其尤擅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被称为“七绝圣手”。宫词善写女性幽怨之情,也为世所称。后人辑有《王昌龄集》,另有《诗格》,论诗颇多创见。代表作品有《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采莲曲》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送别诗。诗中描绘了友人在武陵溪口停下扁舟,溪水将伴着友人向北远行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旅途的牵挂,表达了诗人在与友人分别之际的依依惜别之情,劝勉友人行至荆门上三峡时,莫要对着孤月听猿啼而心生哀愁。
2. 写作手法
融情于景:“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诗人在卢溪送别友人,眼前所见是武陵溪口停泊的扁舟,友人将由此乘船远行。而“溪水随君向北流”这一描写极为精妙,溪水悠悠,一路追随着友人向北而去,诗人将自己对友人的牵挂、不舍之情,不着痕迹地融入溪水流动这一自然景象之中。溪水仿佛成为诗人情感的寄托,代替诗人伴友人远行,景中有情,情在景中,让送别之情具象化,读来情深意长。
3. 分段赏析
“武陵溪口驻扁舟”,此句点明分别之地与友人所处情境。“驻”字写出扁舟停靠的静态画面,让人仿佛看到友人的船静静停泊在武陵溪口,即将踏上远行之路,营造出一种静谧又略带惆怅的氛围,为下文的送别之情蓄势。“溪水随君向北流”,诗人视角由舟及水,赋予溪水以人的情感。溪水本无情,却似知晓人意,随着友人的行舟向北奔涌,这拟人手法的运用,极为精妙,将诗人内心对友人的不舍与牵挂具象化,如同这潺潺溪水,连绵不绝,让无形的情感有了流动的载体。“行到荆门上三峡”,这是诗人对友人后续行程的想象与遥念。荆门为入川要道,三峡更是险峻奇绝,简单七个字,勾勒出友人前路的艰辛,拓宽了诗歌的时空感,既展现出地理上的跨度,又暗示出友人旅途之不易,引发读者对友人后续境遇的担忧。“莫将孤月对猿愁”,在想象友人入三峡的惊险场景后,诗人笔锋一转,温情劝勉。“孤月”“猿愁”皆是三峡的典型意象,极易勾起旅人愁绪,诗人深知此景此情之难耐,故而殷切叮嘱友人莫要陷入哀愁。一个“莫”字,饱含关怀,将离别的深情从对行程的担忧,升华到对友人内心情绪的体贴,尽显诗人细腻的情感与真挚的友情。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构思精妙,诗人展开了天马行空般的想象,独辟蹊径,有意避开卢溪送别的现场情景,不落俗套。他将满腔惜别的深情,悄然转注到友人别后的种种境遇之中,全心沉浸在对友人旅途的设想里。开篇,诗人脑海中便浮现出远在武陵溪口静静停泊的那叶扁舟,它即将载着友人朝着北方扬帆起航,从这看似简单的意象里,蕴藏着诗人对友人难以言表的殷切期许与深深怀念。此后,诗人更是沿着友人的行程一路畅想,设身处地考虑其可能遭遇的艰难险阻、落寞孤寂。
# 上三句历纪其道途,落句想像其景物,乘月听猿,客思所由生也。
明末清初诗论家唐汝询《唐诗解》
# 当境又下“莫将”二字,其思愈远。
明文论家蒋一葵《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江水迎君日夜流,羡其还乡之乐,江水如有意相迎也。“溪水随君向北流”,寓已相送之怀,别情与溪水俱长也。三、四即“忆君”二句意反言之。
清诗论家黄生《唐诗摘钞》
# 无聊慰嘱语,真欲令人堕泪。
清诗论家宋顾乐《万首唐人绝句选评》
# 谭云:“莫将孤月”横甚。钟云:无奈何语。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
# 吴敬夫云:硬入“莫将孤月”四字,遂成警句。
清刘邦彦《唐诗归折衷》
# 袁云:上三句历纪其道途。落句想象其景物,乘月听猿,客思所由生也。
清吴煊、胡棠《唐贤三昧集笺注》
上一篇:唐·杜牧《洛中二首》
下一篇:唐·杜荀鹤《溪岸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