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落叶满空山":空山里寂寂无人,只有秋风吹落满山的树叶,
# 秋风落叶:秋风吹落满山的树叶。
"古寺残灯石壁间":石壁间的古寺里依稀有残灯明灭。
# 寺:一作殿。
"昔日经行人去尽":以前在这里修行的人都走了,
# 去尽:都走了。,昔日:以前。
"寒云夜夜自飞还":只有寒云还每夜飞回来。
# 飞还:飞回来。
唐代诗僧
皎然(720~795?),唐代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自称为南朝宋谢灵运十世孙,与颜真卿等交往密切,与陆羽等过从唱酬,广开诗会。其诗多送别酬答之作,情致闲适,语言简淡。所撰《诗式》论述诗歌法式,标举意境,提示作诗技巧与方法,兼评历代诗作,开以禅理论诗之先河。代表作品有《诗式》。
1. 分段赏析
“秋风落叶满空山,古寺残灯石壁间”开篇两句描绘出一幅秋夜古寺的清冷画面。“秋风落叶满空山”中,“秋风”点明时节,其带来的是阵阵凉意与萧瑟之感;“落叶”纷纷飘落,铺满“空山”,“空”字既凸显出山的空旷寂静,也暗示寺中无人的寂寥,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古寺残灯石壁间”进一步强化这种氛围,古老的寺庙在夜色中本就带有岁月的沧桑感,“残灯”微光闪烁,在“石壁间”摇曳,更添几分幽邃与清冷,将破山寺秋夜的清寂、幽深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静谧与落寞。“昔日经行人去尽,寒云夜夜自飞还”后两句由景及情,引发感慨。“昔日经行人去尽”,诗人回想过去,曾经在寺中往来修行、游览的人如今都已离去,一个“尽”字,道尽人事变迁,凸显出如今寺庙的冷清与荒芜,饱含着对往昔热闹场景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人事无常的怅惘。“寒云夜夜自飞还”则以景结情,寒夜中的云朵在天空中独自飘来飞去,“寒云”既呼应上文的清冷氛围,也象征着一种孤独、飘零之感,而“夜夜”强调时间的延续,表明这种孤独与寂静是常态,借寒云的自在飘飞,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寂寥,也让读者在这空旷的景象中,更深刻地体会到诗人所传达的那种对世事变迁的淡淡哀愁。
# 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谓纵是置身尘俗的现象界,也要明了起灭纷纭的表象毕竟寂灭的本性。
《法华经·方便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