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ǒu

朝代:唐作者:元稹浏览量:2
céng
jīng
cāng
hǎi
nán
wéi
shuǐ
chú
què
shān
shì
yún
huā
cóng
lǎn
huí
bàn
yuán
xiū
dào
bàn
yuán
jūn

译文

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若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仓促地由花丛中走过,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逐句剖析

"曾经沧海难为水":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

# 曾经沧海难为水:此句由孟子“观于海者难为水”(《孟子·尽心篇》)脱化而来,意思是已经观看过茫茫大海的水势,那江河之水流就算不上是水了。曾经:曾经到临。经:经临,经过。 难为:这里指“不足为观”“不值得一观”的意思。

"除却巫山不是云":若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

# 除却巫山不是云:此句化用宋玉《高唐赋》里“巫山云雨”的典故,意思是除了巫山上的彩云.其他所有的云彩都称不上彩云。除却:除了,离开。

"取次花丛懒回顾":仓促地由花丛中走过,懒得回头顾盼,

# 花丛:这里并非指自然界的花丛,乃借喻美貌女子众多的地方,暗指青楼妓馆。,取次:草草,仓促,随意。这里是“匆匆经过”“仓促经过”或“漫不经心地路过”的样子。不应解释为“按次序走过”。例:宋陆游《秋暑夜兴》:“呼童持烛开藤纸,一首清诗取次成。”元朱庭玉《青杏子·送别》曲:“肠断处,取次作别离。”

"半缘修道半缘君":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 君:此指曾经心仪的恋人。,修道:指修炼道家之术。此处阐明的是修道之人讲究清心寡欲。,半缘:此指“一半是因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离思五首(其四)》源自唐代元稹之手,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绝句。在诗中,元稹巧妙施展“索物以托情”的比兴技巧,凭借极为精炼、警醒的语句,深情颂扬了夫妻间的深厚恩爱。字里行间,满溢着他对亡妻韦丛那份矢志不渝的爱恋,以及痛入骨髓、难以磨灭的思念,令人动容,让人为其真挚深沉的情感所打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作者

元稹(779~831),唐代诗人。字微之,河南洛阳人,北魏皇族后裔。曾任监察御史,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诗歌领域,其与白居易同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并称“元白”,所作乐府,对当时的社会矛盾有所暴露。在小说领域,《莺莺传》以优美的文笔和细腻的刻画,影响了后世的《西厢记》。在散文领域,元稹的制诰创作最值得关注。著作被整理为《元氏长庆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和五年(810年),当时作者正被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关于这首诗的创作缘由,存在两种说法:其一,有人认为作者是因思念年少时的恋人崔莺莺,有感而发写下此诗;其二,也有观点称这首诗是作者为悼念亡妻韦丛所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悼亡诗。诗人运用巧比曲喻的手法,接连用水、用云、用花比人,委婉曲折、含而不露地描绘了诸多意象,营造出深远意境,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对亡妻的深深恋情,赞美了夫妻间的恩爱,抒写了自己对亡妻忠贞不渝的爱情与刻骨的思念。

2. 写作手法

比喻:“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诗人将自己的亡妻比作沧海之水与巫山之云,沧海浩瀚无垠,见过它的壮阔后,别处的水便都难以入眼;巫山的云变幻奇美,领略过这般景致,其他的云就显得黯然失色。以这世间至大至美的沧海、巫山为喻,形象地表明妻子在自己心中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地位,她的美好让世间其他女子都相形见绌。对比:“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将沧海与寻常之水对比,巫山云与普通云朵对比,突出妻子与其他女子的差别,强烈地表达出诗人对妻子深沉且专一的眷恋,让读者直观感受到那份执着深情,仿佛世间唯有妻子才是诗人眼中、心中的至美。用典:诗中暗用“巫山云雨”的典故,巫山神女与楚王梦中相会,朝为行云、暮为行雨,其浪漫与奇幻千古流传。诗人借此典故,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更暗示妻子如同神女般美好而神秘,他们之间的感情如梦如幻却又刻骨铭心,使诗意更加醇厚深远,给人无尽遐想,强化了诗人对妻子难以忘怀的思念。

3. 分段赏析

开篇一二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乍看是在描述见过浩渺沧海之水、奇幻巫山之云后,别处的水与云都难以入眼。实则暗藏深意,诗人借此隐喻与妻子的感情,如同沧海那般深邃无垠、巫山云般绝美梦幻,其美好深厚举世无双,除妻子外,世间再无女子能让他心动。诗人借这两大极致景观,将对爱妻的忠贞爱意展露无遗,往昔夫妻恩爱的画面仿佛浮现眼前。这两句意境超凡、内蕴深厚,情感炽热却又委婉含蓄,广为流传,不仅常被用于表达坚如磐石的爱情,还用以形容人因阅历深厚而眼界超凡。同时,也让沧海、巫山之景在人们心中的意象更添浪漫与深情,提升了大众对其的认知。再看三四句“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第三句以繁花喻女子,哪怕置身馥郁芬芳、争奇斗艳的花丛,诗人也毫无留恋,懒于侧目,直白地表明自己对女色已无眷恋之心。第四句承接前文,剖析“懒回顾”的缘由:一方面,他似有看破红尘、潜心修道之意;另一方面,痛失挚爱后,心已如死灰,面对其他美好也难起波澜,这修道之举,亦可理解为修身养性、钻研学问的自我坚守,是他排解丧妻悲痛、寄托情思的方式。“半缘修道”与“半缘君”所承载的忧思相辅相成,如此表达,令诗意愈发绵远悠长,读来令人动容。

4. 作品点评

元稹的这首绝句很精妙。开篇两句便凭借极为精妙的比喻抒发怀旧悼亡之感,“沧海”“巫山”用词豪迈壮阔,仿若有悲歌回响、江河汹涌奔腾之态,尽显深情的磅礴气势。随后笔锋一转,“懒回顾”“半缘君”等词句让语势陡然缓和,化作委婉深沉的情感倾诉,抒情节奏张弛有度,起伏变化间形成独特的韵律美感。从全诗的格调来看,言情真挚却毫不俗气,辞藻瑰丽又不显浮夸艳丽,情感悲壮但绝不低沉压抑。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元微之有绝句云:“曾经沧海难为水。”或以为风情诗,或以为悼亡也。夫风情固伤雅道;悼亡而曰“半缘君”,亦可见其性情之薄也。

清秦朝纡《消寒诗话》

# 《莺莺》《离思》《白衣裳》诸作,后生习之,败行丧身。诗将为人之仇,率天下之人而祸诗者,微之此类诗是也。

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

# 个中人语。

清史承豫《唐贤小三昧集》

# 所谓盗亦有道!(“半缘修道半缘君”句下)

清王闿运《王闿运手批唐诗选》

# 元稹初娶京兆韦氏,字蕙丛,官未达而苦贫……韦蕙从逝,不胜其悲,为诗悼之曰:“谢家最小偏怜女……”又云:“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唐范摅《云溪友议》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孟郊《游子吟》

下一篇:唐·张志和《渔歌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