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边烽乱惊":边境地区的敌情警报频传而震惊,
"十万且横行":朝廷则拨发大军纵横于边塞。
"风卷常山阵":摆出精巧万变且可风卷边敌的常山阵法,
"笳喧细柳营":扎定号角威鸣、军纪严明的细柳营盘。
"剑花寒不落":不畏严寒的士兵手中剑上的霜花凝而不落,
"弓月晓逾明":通宵巡逻的哨卫伴着弦月直到天明。
"会取淮南地":一定会象当年汉武帝收复河南地般驱除入侵者,
# 淮南:《诗纪》云。一作河西。
"持作朔方城":在那收复之地也建一座朔方城般的胜利之城。
# 持:乐府作特。文苑云。一作特。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从军行》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爱国诗。全诗以雄浑壮阔的笔调,描绘出边关烽火连天、将士英勇抗敌的壮丽画卷,体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与坚定的战斗信念。
2. 分段赏析
“三边烽乱惊,十万且横行”两句点明边疆局势。“三边”泛指边疆,“烽乱惊”描绘出烽火四起、局势危急的紧张状态,瞬间营造出战争一触即发的氛围。“十万且横行”则展现出我方军队的强大阵容与无畏气势,“横行”一词,既写出大军勇往直前的豪迈姿态,也暗含对敌人的蔑视,凸显出军队出征的果敢与必胜信念。“风卷常山阵,笳喧细柳营”两句运用典故,展现军旅场景。“常山阵”指古代的一种军事阵法,“风卷”二字生动地描绘出军队列阵时如大风席卷般的迅猛与整齐,凸显出军队的训练有素和作战时的凌厉气势;“细柳营”是汉代周亚夫屯军之地,以军纪严明著称,“笳喧”描绘出军营中胡笳声此起彼伏,进一步渲染出紧张严肃的氛围,也暗示军队纪律严明、军威赫赫。“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两句聚焦兵器描写。“剑花”指剑刃表面的冰花,“寒不落”既写出了塞外天气的严寒,又表现出战士们在恶劣环境下坚守岗位,连剑上的冰花也未曾掉落,侧面烘托出将士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弓月”将弓比作月亮,“晓逾明”描绘出拂晓时分,弓在晨光映照下愈发明亮的景象,暗示着战士们时刻准备战斗,弓不离手,展现出蓄势待发的战斗姿态。“会取淮南地,持作朔方城”两句直抒胸臆。“会取”意为必定夺取,语气坚定,展现出将士们志在必得的决心;“淮南地”点明作战目标,“持作朔方城”则表示要用夺取的淮南之地作为北方的屏障,表达了将士们不仅要赢得战争,更要为国家构筑坚固防线的长远战略眼光与爱国情怀,凸显出他们的远大抱负与保家卫国的担当。
上一篇:隋·吕让《和入京》
下一篇:隋·佚名《绵州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