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èng
tián
sǒu

朝代:唐作者:李商隐浏览量:1
diào
shuāi
wēng
shì
yǒu
qíng
xiāng
féng
xié
shǒu
rào
cūn
xíng
shāo
shē
xiǎo
yìng
yuǎn
shān
shù
míng
chuán
shēn
shēng
ōu
niǎo
wàng
fān
jiā
qià
jiāo
qīn
mèi
píng
shēng
gōng
dào
chéng
gǎn
zài
xián
xīn
jīng

译文

挑着竹器的老翁看起来有情致,我们彼此遇见之后就一起绕着村子走。烧荒的火光将天边映成白天的颜色,远处被照着的山显得更好看了,傍晚砍伐树木的声音在幽深的山谷里回荡。鸥鸟与白沙云天相伴,人们也完全忘掉心计,鸟儿和谐融洽的在空中飞翔,可亲戚朋友却彼此一向不了解。自我反省后觉得实在是感激这眼前的一切,谁说乡间没有有明智的人,朝野里的人却不知道,真是让我吃惊。

逐句剖析

"荷蓧衰翁似有情":挑着竹器的老翁看起来有情致,

# 蓧:古代耘田用的竹器。,荷:挑,担。

"相逢携手绕村行":我们彼此遇见之后就一起绕着村子走。

"烧畬晓映远山色":烧荒的火光将天边映成白天的颜色,远处被照着的山显得更好看了,

# 烧畬:烧荒耕种。将砍伐的荆棘等烧成灰作肥料叫烧畬。

"伐树暝传深谷声":傍晚砍伐树木的声音在幽深的山谷里回荡。

# 暝:天黑,傍晚。

"鸥鸟忘机翻浃洽":鸥鸟与白沙云天相伴,人们也完全忘掉心计,鸟儿和谐融洽的在空中飞翔,

# 浃洽:融洽,和洽。,鸥鸟忘机:用《列子》中鸥鹭忘机事。有人住在海边,与鸥鹭相亲,其父欲使他把鸥鹭捉回,鸥鸟见到他就不敢飞近了。本来喻指人无机心,动物也就与他相亲。这里指隐居自乐,不以世事为怀(此处诗人把田叟比视作隐士)。

"交亲得路昧平生":可亲戚朋友却彼此一向不了解。

# 昧平生:素不相识。,得路:指得志升官。,交亲:互相亲近。句中指亲友。

"抚躬道地诚感激":自我反省后觉得实在是感激这眼前的一切,

# 诚:实在,诚实。这句是说:田叟为人诚直,使人印象深刻。,抚躬:唐太宗诗:“抚躬寻既往。”

"在野无贤心自惊":谁说乡间没有有明智的人,朝野里的人却不知道,真是让我吃惊。

# 在野无贤:《尚书·大禹谟》:“野无遗贤”。《新唐书·李林甫列传》:“帝诏天下士有一艺者,得诣阙就选。林甫恐士对诏或斥已,即建言,请委尚书省长官试问,使御史臣监总,而无一中程者。林甫因贺上,以为野无留才。”这句是说:乡间分明有这样贤德的人,而在上的权贵却认为野无遗贤,真叫我吃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赠田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之作。诗的开篇,诗人与扛着竹器的田叟相逢,携手绕村而行,展现出淳朴情谊。颔联“烧畲晓映远山色,伐树暝传深谷声”,运用视听结合手法,描绘出乡村早晚劳作场景,富有生活气息。颈联以“鸥鸟忘机”典故,暗示田叟的与世无争,又与“交亲得路昧平生”形成对比,讽刺官场世态炎凉。尾联则抒发诗人对田叟的感激与自身不遇的无奈。整首诗通过对与田叟相遇经历的描述,借乡村质朴生活,表达对官场的失望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在平实叙述中蕴含深刻的人生感慨,是李商隐诗作中别具一格的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心境的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赠田叟》由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大中元年(847),李商隐投身桂管观察使郑亚幕府,任支使兼掌书记。然而好景不长,次年二月,郑亚因吴湘案牵连,被贬为循州刺史,李商隐瞬间失去依靠,无奈踏上北归之路。三四月间,他从桂林出发,五月抵达潭州,在刚被贬为河南观察使的李回幕中短暂停留,夏秋之交前往江陵,直至秋末才回到长安。这首诗就创作于他罢桂管幕后,徘徊于江汉之时。彼时的李商隐,仕途受挫,内心满是愤懑与失意,在漂泊途中与一位质朴的田叟相遇,田叟的真诚热情、村居生活的宁静和谐,与他所经历的官场中尔虞我诈、世态炎凉形成鲜明对比,有感于此,李商隐挥笔写下此诗,借对田叟的赞美和对乡村生活的描绘,抒发自身怀才不遇的感慨,讽刺官场的黑暗与污浊。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田园题材诗。诗中描绘了诗人与田叟相逢并携手绕村行走的情景,展现出乡村烧畲、伐树等田园劳作景象,体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宁静。同时通过“鸥鸟忘机”和“交亲得路昧平生”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田叟质朴品质的赞美、对官场世态炎凉的讽刺,以及自身怀才不遇、仕途失意的无奈感慨。

2. 写作手法

对偶:颔联“烧畲晓映远山色,伐树暝传深谷声”,“烧畲”对“伐树”,“晓映”对“暝传”,“远山色”对“深谷声”,句式整齐,节奏明快,生动展现出乡村早晚不同劳作场景的画面感,从视觉与听觉角度描绘出田园生活。用典:颈联“鸥鸟忘机翻浃洽”运用“鸥鸟忘机”的典故,相传海上有人与鸥鸟相亲近,互不猜疑。后以“鸥鸟忘机”比喻淡泊隐居,不存世俗机心。此处借典故暗示田叟的纯真质朴、与世无争的心境。对比:“鸥鸟忘机翻浃洽,交亲得路昧平生”,将田叟的真诚质朴、与人和善(以鸥鸟忘机体现),与那些得势后就忘记旧情的官场之人进行对比,突出了官场的世态炎凉,表达诗人对官场黑暗的讽刺与批判。

3. 分段赏析

首联“荷蓧衰翁似有情,相逢携手绕村行”,描绘诗人与扛着竹器的田叟相遇,二人携手绕村漫步,展现出田叟的热情质朴,也为全诗奠定温情基调。颔联“烧畲晓映远山色,伐树暝传深谷声”,运用对偶手法,从视觉和听觉描绘乡村早晚劳作,清晨烧荒映着远山,傍晚伐木声传深谷,生动展现田园生活场景。颈联“鸥鸟忘机翻浃洽,交亲得路昧平生”,借“鸥鸟忘机”典故暗示田叟纯真,又将其与官场得势便忘旧的人对比,凸显官场炎凉。尾联“抚躬道地诚感激,在野无贤心自惊”,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对田叟的感激,以及对官场无贤人的震惊与失望。

4. 作品点评

《赠田叟》以质朴笔触展现独特艺术魅力。李商隐在诗中运用对偶、用典、对比等手法,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官场的污浊形成鲜明对照。全诗语言自然流畅,情感真挚深沉,既有对田叟的赞美与感激,也饱含对官场世态炎凉的讽刺,在李商隐众多诗作中独树一帜,从侧面反映出晚唐社会的现实,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展现了诗人在复杂时代背景下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洞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牧《越中》

下一篇:唐·刘得仁《晏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