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òu

朝代:唐作者:元稹浏览量:1
juàn
qǐn
shǔ
cán
gēng
dēng
àn
yòu
míng
zhú
shāo
zhòng
shí
lián
jīng

译文

困倦辗转,听残夜更漏声声,一盏孤灯在昏暗中明灭不定。竹枝梢头积满沉甸甸的雨水,积水倏然掠过帘栊,惊起片刻悸动。

逐句剖析

"倦寝数残更":困倦辗转,听残夜更漏声声,

# 数:计算,查点。

"孤灯暗又明":一盏孤灯在昏暗中明灭不定。

# 暗又明:忽明忽暗。,孤灯:孤单的灯,比喻孤单寂寞。

"竹梢余雨重":竹枝梢头积满沉甸甸的雨水,

# 余雨:滞留的雨珠。,竹梢:竹子的末梢。

"时复拂帘惊":积水倏然掠过帘栊,惊起片刻悸动。

# 惊:惊慌,恐惧。,拂帘:拂动窗帘。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雨后》是中唐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以雨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感官体验与精微的意象捕捉,刻画了诗人独处不寐的孤寂心境,展现了中唐诗歌向内省与婉约转变的审美特质。前两句以听觉(更漏声)与视觉(孤灯明暗)的交替描写,暗示长夜难眠的焦灼;后两句借竹梢积雨之“重”与帘动惊心之“轻”,形成动静对比,外景的细微变化与内心的敏感波动互为映照。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作者

元稹(779~831),唐代诗人。字微之,河南洛阳人,北魏皇族后裔。曾任监察御史,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诗歌领域,其与白居易同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并称“元白”,所作乐府,对当时的社会矛盾有所暴露。在小说领域,《莺莺传》以优美的文笔和细腻的刻画,影响了后世的《西厢记》。在散文领域,元稹的制诰创作最值得关注。著作被整理为《元氏长庆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雨后》是唐代元稹于元和四年(809)在洛阳所写。孤灯残更倦寝,竹梢拂帘惊心,好像韦氏去世后所为。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倦寝数残更,孤灯暗又明”“数残更”以听觉写失眠,暗示诗人内心的焦灼难寐。“暗又明”的视觉对比,强化了雨夜独处的空寂感。“竹梢余雨重,时复拂帘惊”“余雨重”以竹梢承雨的重量,暗喻愁绪的积郁难消。“拂帘惊”以动态打破静谧,外景的细微扰动映射内心的波澜。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柳宗元《咏三良》

下一篇:唐·白居易《赠东邻王十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