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湖海挹余芳":几年来在湖海之间吸纳着你的美好品德与风采,
"岂料兰摧一夜霜":怎料到你竟像兰花一样,一夜之间被寒霜摧残而凋零。
# 兰摧:喻贤才之死。
"人世空传名耿耿":人世间徒然流传着你光明磊落的名声,
"泉台杳隔路茫茫":可你我已被幽冥相隔,那通往泉台的道路遥远迷茫。
# 泉台:墓穴。
"碧窗月落琴声断":碧色的窗前月亮落下,悠扬的琴声也随之断绝,
"华表云深鹤梦长":华表柱被深厚的云层笼罩,仙鹤的梦境悠长无尽。
"最是不堪回首处":最让人不忍回头回想的地方,
"九泉烟冷树苍苍":是那九泉之下烟气凄冷,只有苍苍的树木在那里静静矗立。
中唐诗人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字次公;一说名融,字叔伦。润州金坛(今江苏金坛)人。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等职。戴叔伦师从萧颖士,以文辞著称,作诗擅长五言律、绝。其五律长于言情,佳作颇多。《除夜宿石头驿》“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一联,被胡应麟《诗薮》许为“客中除夜之绝唱”。诗虽“体格不越中格”(高仲武《中兴间气集》),尚未臻大家之境,但在盛唐向中唐的转折演变之际颇有意义。代表作品有《江乡逢故人偶集》《关山月》《女耕田行》等。著有《戴叔伦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悼亡诗。全诗以“丁仙化鹤”典故开篇,借助“兰摧霜降”“琴声断绝”等意象层层递进地抒发哀思,展现出诗人对挚友猝然离世的悲恸之情。
2. 写作手法
渲染:“碧窗月落琴声断”以碧窗、月落、琴声断绝的景象,营造出寂静凄清的氛围;“华表云深鹤梦长”通过华表、云深、鹤梦悠长的画面,增添了孤寂苍凉之感。两者结合,共同渲染出浓厚的悼亡氛围。用典:“华表云深鹤梦长”化用“丁令威化鹤”的典故。传说丁令威在辽东修道成仙,千年后化鹤归来,停在城门华表柱上,唱道“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物是人非的感慨。诗人借典故的缥缈意境,暗指友人朱放已逝,如同丁令威化鹤离去,与世间相隔遥远,既体现了生死相隔的怅惘,也为全诗增添了凄清孤寂的氛围,深化了对友人逝去的悲痛与怀念之情。
3. 分段赏析
首联“几年湖海挹余芳,岂料兰摧一夜霜”,回忆了和朱放在湖海之间交往的过往,悲痛地诉说挚友突然离世,就像兰草被寒霜摧残一样。颔联“人世空传名耿耿,泉台杳隔路茫茫”,描绘出阴阳两隔、名声徒然流传世间的失落与迷茫,延续了“丁仙化鹤”典故中仙境与人间相隔遥远的缥缈意境。颈联“碧窗月落琴声断,华表云深鹤梦长”,通过月亮西沉、琴声断绝,以及华表被深厚云层笼罩、仙鹤的梦境悠长这样的景象,烘托出悼亡时孤寂而苍凉的氛围。尾联“最是不堪回首处,九泉烟冷树苍苍”,借助九泉之下烟气清冷、树木苍翠却透着寒意的画面,将哀伤的情感进一步加深,让整篇诗在绵长而凄苦的意境中收尾。
上一篇:唐·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
下一篇:唐·张南史《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