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án
zhōng
chéng
wǎng
jià
jiàn
guò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2
yuán
róng
xiǎo
duì
chū
jiāo
jiōng
wèn
liǔ
xún
huā
dào
tíng
chuān
dōng
西
zhān
shǐ
使
jié
fēn
nán
běi
rèn
liú
píng
piān
zhōu
zhāng
hàn
bái
mào
hái
yīng
guǎn
níng
jiāng
tiān
yún
rén
dào
yǒu
shào
wēi
xīng

译文

您身为军队统帅,带着一小队人马来到郊外,一路游赏着美景,来到了我居住的野外小亭。我看到河流从东西两方汇合而来,恭敬地望着您的使节,而我自己却如同漂泊的浮萍,在这天地南北之间辗转不定。我不只是像西晋的张翰那样,因思念家乡而想乘扁舟归隐,也还像东汉末年的管宁一样,头戴白帽,坚守着自己的隐士节操。在这寂寞的江天之间,云雾弥漫,又有谁能知道,这里还有我这颗如同少微星般的隐士之星存在呢?

逐句剖析

"元戎小队出郊坰":您身为军队统帅,带着一小队人马来到郊外,

"问柳寻花到野亭":一路游赏着美景,来到了我居住的野外小亭。

"川合东西瞻使节":我看到河流从东西两方汇合而来,恭敬地望着您的使节,

"地分南北任流萍":而我自己却如同漂泊的浮萍,在这天地南北之间辗转不定。

# 流:自注:一作“孤”。

"扁舟不独如张翰":我不只是像西晋的张翰那样,因思念家乡而想乘扁舟归隐,

"白帽还应似管宁":也还像东汉末年的管宁一样,头戴白帽,坚守着自己的隐士节操。

# 还应:自注:一作“应兼”。,白:自注:一作“皂”。

"寂寞江天云雾里":在这寂寞的江天之间,云雾弥漫,

# 寂寞:自注:一作“今日”。

"何人道有少微星":又有谁能知道,这里还有我这颗如同少微星般的隐士之星存在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严中丞枉驾见过》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严中丞即严武,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封郑国公,与杜甫交情深厚。杜甫此时正寓居成都,严武屈尊拜访,杜甫写下此诗。诗中既描写了严武出行的情景,又借典故表达了自己的身世之感和对自身处境的思考,同时也蕴含着对严武来访的感激之情,展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用典:诗中运用了张翰和管宁的典故,借古人的事迹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向,使诗歌内容更加丰富,情感表达更加含蓄委婉。借景抒情:“川合东西瞻使节,地分南北任流萍”“寂寞江天云雾里”等句,借自然景色的描写,如河流交汇、江天云雾等,抒发了自己身世飘零的感慨和内心的寂寞孤独之情,情景交融,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对比:将严武的尊贵身份(元戎、使节)与自己漂泊如流萍的身世进行对比,突出了自己的落魄和无奈;以江天的寂寞之景衬托自己内心的孤独寂寞,使情感表达更加深刻。

2. 分段赏析

《严中丞枉驾见过》首联“元戎小队出郊坰,问柳寻花到野亭”中,“元戎”指严武身为军队统帅,“小队”写出其出行的规模并非盛大排场。“出郊坰”点明出行到郊外。“问柳寻花”描绘出一种轻松惬意的氛围,表明严武此次出行并非军务繁忙,而是带有游赏的性质,“到野亭”则说明来到了杜甫居住的地方。此句生动地写出了严武来访的情景,也暗示了两人之间较为轻松友好的关系。颔联“川合东西瞻使节,地分南北任流萍”中,“川合东西”描绘出河流在眼前交汇的壮观景象,“瞻使节”写杜甫看到严武的使节(代表严武身份的标志),心中充满敬意。“地分南北任流萍”则由严武的到来联想到自己漂泊不定的身世,如同随风漂流的浮萍,在天地间南北辗转,身不由己,抒发了自己身世飘零的感慨。颈联“扁舟不独如张翰,白帽还应似管宁”中,运用了两个典故。“扁舟不独如张翰”,张翰是西晋人,因见秋风起,思念家乡的菰菜、莼羹、鲈鱼脍,便辞官归隐,乘扁舟返乡。杜甫说自己也有像张翰那样想要归隐的念头,不只是自己有此想法。“白帽还应似管宁”,管宁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隐士,常戴白帽,终身不仕。杜甫以管宁自比,表明自己有隐居不仕、坚守节操的志向。尾联“寂寞江天云雾里,何人道有少微星”中,“寂寞江天云雾里”描绘出一幅孤寂冷清的画面,江天之间云雾弥漫,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寂寞。“何人道有少微星”,“少微星”是象征隐士的星宿,意思是在这寂寞的环境中,又有谁能知道自己(如同少微星般的隐士)的存在呢,进一步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无人赏识的孤独与苦闷。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

下一篇:唐·戴叔伦《哭朱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