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ān

朝代:唐作者:司空图浏览量:1
dān
shèng
xiǎo
tiān
lóng
shè
xiāng
zhǔ
rén
yóu
jǐn
chūn
shuāng

译文

牡丹得到适宜的地脉,茂盛无比,早晨更添上麝香般的气味阵阵扑鼻。主人担心春寒会伤害花朵,用锦缎做成帐幕来隔绝霜气。

逐句剖析

"得地牡丹盛":牡丹得到适宜的地脉,茂盛无比,

# 得地:得地利。

"晓添龙麝香":早晨更添上麝香般的气味阵阵扑鼻。

# 龙麝香:龙香与麝香的并称。

"主人犹自惜":主人担心春寒会伤害花朵,

# 主人:作者自指。

"锦幕护春霜":用锦缎做成帐幕来隔绝霜气。

# 护:卫护。,锦幕:锦幕:用锦制作的护花帷幕。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牡丹》是唐代诗人司空图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作于乾符六年(879)春,时作者在洛阳任光禄寺主簿。前二句以清新笔触描绘亲手栽种牡丹的情景,流露出对牡丹茁壮成长的欣慰与自得;后二句通过细腻刻画对牡丹的精心呵护,展现出对牡丹的深切怜爱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既体现了唐代文人雅士对牡丹的普遍推崇,也生动刻画出作者寄情花草、恬淡自适的生活志趣,具有浓厚的晚唐田园诗风韵。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司空图(837~908),唐代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咸通进士,官至知制诰、中书舍人,后隐居中条山王官谷。司空图工文能诗,亦擅书法。其论诗极力推崇王维、韦应物,强调“味外之旨”和“韵外之致”,对后代严羽、王士禛等人的诗论颇有影响。其诗作以写景咏物、反映隐居生活为主。苏轼谓其“崎岖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遗风”(《东坡题跋》)。代表作品有《河湟有感》《狂歌》,后人辑有《司空表圣文集》《司空表圣诗集》行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司空图的《牡丹》创作于晚唐乾符年间,当时他在洛阳担任光禄寺主簿。这一时期唐朝国势渐衰,而牡丹作为盛世象征,其绚烂绽放与时代氛围形成对比,诗中或寄托了诗人对繁华易逝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作者栽种牡丹的相关情景,前二句体现出作者栽种牡丹后的得意之情,后二句表达出对牡丹的爱惜之意,整体表达了作者对牡丹的真心喜爱。

2. 分段赏析

前两句聚焦牡丹生长的环境与香气。首句“得地”暗含深意——牡丹需扎根丰沃之地方能繁盛,“盛”字既显其花姿雍容,亦隐喻诗人对唐王朝国势“得地则兴”的期许;次句以“龙麝香”喻牡丹晨间馥郁,龙涎、麝香皆为名贵香料,既呼应牡丹“花王”之贵,又以“晓”暗指美好短暂,暗藏对盛唐“春光”易逝的隐忧。诗人借牡丹之盛景,隐晦寄托对国运重振的渴望。后二句转写护花之举。“犹自惜”直抒主人对牡丹的珍视,而“锦幕护春霜”以细腻动作刻画守护之态:春霜寒冽,锦幕蔽护,既显牡丹娇弱需庇,亦暗喻诗人身处晚唐乱世,仍竭力守护心中理想(如唐王朝复兴之愿)。此护花之举,既是对美的执着挽留,亦是诗人避居山林却难舍家国之思的写照,矛盾中见其赤诚。

3. 作品点评

司空图的大部分诗歌的情调普遍笼罩着阴郁感伤的基调,常浸透着萧瑟悲凉之气。而这首诗,以“不堪寂寞对衰翁”的磊落之气,展现了诗人对牡丹的深情怜惜与对春日韶光的珍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齐己《舟中晚望祝融峰》

下一篇:唐·赵嘏《答友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