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ān
miào

朝代:唐作者:薛涛浏览量:2
luàn
yuán
chù
fǎng
访
gāo
táng
yān
xiá
cǎo
xiāng
shān
wèi
néng
wàng
sòng
shuǐ
shēng
yóu
xiāng
wáng
zhāo
zhāo
yáng
tái
xià
wéi
wéi
yún
chǔ
guó
wáng
chóu
chàng
miào
qián
xiàn
liǔ
chūn
lái
kōng
dòu
huà
méi
cháng

译文

在乱猿啼叫处寻访高唐遗迹,踏上的路弥漫着烟霞,草木飘香。山色似乎仍未忘记宋玉,潺潺水声好像在为襄王哭泣。(神女)在阳台下朝朝暮暮,行云布雨,楚国却已灭亡。庙前无数柳树让人惆怅,它们徒然比着画眉般的细长。

逐句剖析

"乱猿啼处访高唐":在乱猿啼叫处寻访高唐遗迹,

# 高唐:观名,此即指巫山庙。,访:又作“望”。

"路入烟霞草木香":踏上的路弥漫着烟霞,草木飘香。

"山色未能忘宋玉":山色似乎仍未忘记宋玉,

# 宋玉:战国楚国人,为楚大夫,楚辞作家。

"水声犹似哭襄王":潺潺水声好像在为襄王哭泣。

# 襄王:即楚襄王。楚襄王与神女遇于巫山之阳。

"朝朝暮暮阳台下":(神女)在阳台下朝朝暮暮,

# 阳台:男女幽会。神女谓襄王曰:“妾,巫山神女也;朝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为雨为云楚国亡":行云布雨,楚国却已灭亡。

"惆怅庙前无限柳":庙前无数柳树让人惆怅,

# 无限:一作多少。,惆怅:指伤感。

"春来空斗画眉长":它们徒然比着画眉般的细长。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谒巫山庙》是唐代诗人薛涛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一说是韦庄写的。描绘了诗人谒巫山庙时的所见之景,抒发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以及自身怀才不遇的无奈之情。首联描绘巫山庙周边环境,颔联由巫山神话引出宋玉,尾联将感慨推向高潮。全诗特色在于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典故巧妙融合,语言含蓄蕴藉,意味深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晚唐女冠诗人

薛涛(768?~832),唐代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幼随父入蜀,父卒后流寓蜀中,为乐妓。能诗,时称女校书。韦皋镇蜀时,召令侍酒赋诗。曾居成都浣花溪,创制深红小笺写诗,人称薛涛笺。晚年好作女道士装束,悠闲吟咏。其诗歌题材丰富,用语晓畅通俗,诗风雅正、含蓄,境界开阔明朗,兼具女性特质和男性风骨。明人辑有《薛涛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贞元初年,韦皋履新剑南西川节度使一职。此前他便久仰薛涛才名,心想着将其召入府中。韦皋本身颇具文人气质,书法造诣颇深,对诗歌也颇有见解。初次与薛涛会面时,他有意试探其诗文功底,于是让薛涛当场赋诗,且未限定题目。薛涛稍加思索,便从容挥毫,完成诗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怀古诗。通过描写巫山庙的环境,以及由巫山神话引发的联想,借古抒怀,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以及自身内心的无奈与感伤情绪。

2. 写作手法

比喻:“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将庙前的柳叶比作女子的眉毛,通过形象的比喻,以柳树自美却无人真正欣赏,暗喻自己虽有才华,却在男权社会中难以施展,身世坎坷,抒发了内心的无奈与慨叹。化用:“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化用宋玉《高唐赋》中神女“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的语句。诗人在此基础上赋予新的内涵,借神女的故事,表达对楚国兴亡的感慨,以及暗含对现实的规劝之意。用典:“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犹是哭襄王”,运用宋玉和楚襄王的典故,宋玉曾作《高唐赋》《神女赋》记载与楚襄王相关的故事。此处借这一历史典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使眼前的山色水声与历史文化相勾连,表达出对历史兴衰的感怀。

3. 分段赏析

“乱猿啼处访高唐,路入烟霞草木香”,此句从近景着笔,读之仿佛置身其间。猿啼声声入耳,烟雾缥缈如幻,草木芳香醉人,以声音、色彩、气味构建出一幅立体画面。随着诗人的脚步,先踏入那凄厉神秘之地,而后渐入迷人佳境。“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犹似哭襄王”,“山色”与“水声”对仗工整,一动一静,宛如一幅灵动的山水画卷。这是诗人远眺所得之景,属于远景描绘。宋玉与楚襄王皆为楚地人物,此处用典,增添了高唐观的历史厚重感,也牵引着诗人继续探寻的脚步。“朝朝暮暮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宋玉《高唐赋》中神女向楚怀王辞别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诗人在此化用典故,内里暗藏规劝之意。身为乐妓,能有这般见识,令韦皋及当时众人深感叹服,诗人也借此达到了某种目的。此外,这一典故还寓示着君臣遇合之艰难。神女居于巫山之阳,有高丘阻隔,欲寻知遇之人,难如登天。诗人心中暗自感慨,自己空有诗才文墨,却未逢赏识之人,何其不幸。“惆怅庙前无限柳,春来空斗画眉长”,古人常以柳叶喻女子眉。诗人虽才情满腹,但在男权当道的社会,也不得不直面现实,为自身身世遭遇而感怀。这或许是对韦皋的有意试探,后来韦皋欲授其“女校书”之职,也恰恰体现了诗人以退为进的聪慧。

4. 作品点评

整首诗巧妙运用诸多典故,意味深远悠长,借此委婉吐露内心想法。对景物的描摹细腻入微,仿若将读者引入美妙的画卷之中。诗句在语言运用上,对仗极为工整精妙。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诗或又作韦庄,然语气颇类女校书。

明黄周星《唐诗快》

# 首言未至庙时,从猿啼之处望高唐,而往路入于烟霞之内,而草木皆香也。自其路中之景言之,崔嵬山色未能忘宋玉之情多,呜咽水声犹似哭襄王之梦断。至今清泉翠岫,亦转寂寂无缪矣。若当时神女,朝暮在阳台之下为雨为云,而楚国已亡,盖见庙则朝暮犹在,云雨为一时之事,楚国不能久存,若似乎艳冶之足以亡国,而楚襄之为荒唐悠谬,亦甚无裨于国也。至于神女既去,庙前之柳春日争妍,空似与画眉斗长者。芳容掩镜,香骨成灰,铜雀、马嵬,千古一慨,其为惆怅又孰有甚于此者哉。

不详河北大学中文系教授韩成武《唐诗鼓吹评注》

# “惆怅”二句不但幽媚动人,觉修约宛退中,多少矜荡不尽意。

明钟惺《名媛诗归》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殷尧藩《送刘禹锡侍御出刺连州》

下一篇:唐·陆禹臣《赠吴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