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善坊中前度饮":从前在积善坊饮酒沉醉,
# 积善坊:在洛阳定鼎门街。
"谢家诸婢笑扶行":谢家婢女笑着把我搀扶而行。
# 谢家:本指谢安之家,此借指元稹岳父韦夏卿之家。
"今宵还似当时醉":今夜仿佛还如当时般大醉,
"半夜觉来闻哭声":半夜觉醒却听到阵阵哭声。
中唐诗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作者
元稹(779~831),唐代诗人。字微之,河南洛阳人,北魏皇族后裔。曾任监察御史,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诗歌领域,其与白居易同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并称“元白”,所作乐府,对当时的社会矛盾有所暴露。在小说领域,《莺莺传》以优美的文笔和细腻的刻画,影响了后世的《西厢记》。在散文领域,元稹的制诰创作最值得关注。著作被整理为《元氏长庆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感慨诗。描绘了回忆积善坊饮酒、醉醒后闻哭声的场景对比,借饮酒醉醒间的不同境遇,表达了对人生的深沉感慨。
2. 写作手法
对比:“积善坊中前度饮,谢家诸婢笑扶行”与“今宵还似当时醉,半夜觉来闻哭声”形成对比,前二句描绘往昔在积善坊饮酒,有谢家婢女笑扶的欢快场景;后二句写如今同样沉醉,半夜醒来却听闻哭声的凄凉情境。以昔日宴饮的愉悦和当下醉醒后的哀伤相对照,突出境遇变迁与人生感慨,强化情感落差。
3. 分段赏析
前二句“积善坊中前度饮,谢家诸婢笑扶行”,诗人以回忆起笔,追忆在积善坊醉酒时谢家婢女搀扶的场景,“积善坊中前度饮”点明往昔饮酒之地与经历,“前度”二字,自带一种对过往的追念感。“谢家诸婢笑扶行”,化用“谢家”典故(东晋谢安家族,代表富贵闲适的生活场景),借“谢家诸婢笑扶”的画面,勾勒出昔日宴饮时,被婢女搀扶的富贵、欢洽场景。从语言看,“笑扶行”简洁勾勒出动态与氛围,让往昔的愉悦具体可感,为后文的情感转折做铺垫。后二句“今宵还似当时醉,半夜觉来闻哭声”,对比当下醉醒闻哭声的心境,“今宵还似当时醉”,先延续“醉”的状态,看似与往昔无别;“半夜觉来闻哭声”,笔锋陡转,半夜醒来,入耳的是哭声,打破了往昔的欢娱。今昔对比间,以昔日的愉悦衬当下的哀伤,凸显境遇变迁。从内容主题借醉醒后的听觉感受,传递出人生无常的深沉感慨,让情感在前后二句的对照中愈发厚重,也契合诗人诗辞浅意哀的风格。
上一篇:唐·孟郊《长安旅情》
下一篇:唐·白居易《渐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