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áng
ān
qíng

朝代:唐作者:孟郊浏览量:2
jìn
shuō
qīng
yún
yǒu
jiē
zhì
chū
mén
jīng
shí
èr
lóu
é
é
qīng
cuì
xià
yǒu
qiān
zhū
mén
mén
jiàn
shì

译文

人人都说青云之路虽然艰险,但只要有志气,人人都可以到达。我的马也有四蹄,出门却感觉无处可去。玉京的十二楼高耸入云,倚靠在青翠的山峦之间。下面有千百座朱红的大门,但哪一扇门会推荐像我这样的孤独士人呢?

逐句剖析

"尽说青云路":人人都说青云之路虽然艰险,

"有足皆可至":但只要有志气,人人都可以到达。

"我马亦四蹄":我的马也有四蹄,

"出门似无地":出门却感觉无处可去。

"玉京十二楼":玉京的十二楼高耸入云,

"峨峨倚青翠":倚靠在青翠的山峦之间。

"下有千朱门":下面有千百座朱红的大门,

"何门荐孤士":但哪一扇门会推荐像我这样的孤独士人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长安旅情》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长安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功名之路的迷茫与无奈,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中以“青云路”象征功名仕途,诗人指出人人都说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但自己虽有才华(“我马亦四蹄”),却仍找不到施展的空间(“出门似无地”)。接着,诗人描绘了长安城的繁华景象——“玉京十二楼,峨峨倚青翠”,然而在这些辉煌背后,诗人却感叹“下有千朱门,何门荐孤士”,表达了对社会阶层固化、贤才难遇的无奈。诗人通过理想与现实的对比,突出了自身在功名路上的困境。一方面,人人都说“有足皆可至”,但诗人却“出门似无地”,这种对比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苦吟诗人代表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隐居嵩山,近五十岁中进士,任溧阳县尉。元和间,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卒后友人私谥贞曜先生。孟郊与韩愈齐名,并称“韩孟”。又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其现存诗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虽然题材内容不同,但都显示出思深意远、造语新奇、骨寒神清、峭崛瘦硬的总体风格,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意识和独特的审美特征。代表作品有《感怀》《伤春》《征妇怨》等。著有《孟东野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尽说青云路,有足皆可至。”这句诗表达了世人对功名之路的普遍看法:只要有志气,人人都可以追求成功。然而,诗人通过“有足皆可至。”暗示了这种说法的虚幻性,为下文的转折埋下伏笔。第三、四句:“我马亦四蹄,出门似无地。”诗人以“我马亦四蹄”自比,说明自己具备追求成功的条件,但“出门似无地。”则表达了在现实中却找不到方向的迷茫与无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现实的无力感。第五、六句:“玉京十二楼,峨峨倚青翠。”诗人描绘了长安城的繁华景象,玉京十二楼高耸入云,倚靠在青翠的山峦之间,象征着权贵的奢华与威严。然而,这种奢华背后却隐藏着对孤独者的冷漠。后两句:“下有千朱门,何门荐孤士。”诗人以“千朱门”象征权贵之家,但“何门荐孤士。”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批判:尽管长安城如此繁华,却没有一扇门愿意为孤独的士人敞开,反映了社会的冷漠与不公。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刘禹锡《观云篇》

下一篇:唐·元稹《醉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