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àng
shū
huì
miàn
chá

朝代:唐作者:徐夤浏览量:1
chūn
nuǎn
yuè
chū
yuán
cǎi
zhāi
xīn
xiàn
xiān
fēi
què
yìn
chéng
xiāng
piàn
yuán
zǒu
lán
chuán
jīn
cáo
niǎn
chén
xiāng
bīng
wǎn
qīng
hán
cuì
yān
fēn
zèng
ēn
shēn
zhī
zuì
wǎn
dāng
zhǔ
běi
shān
quán

译文

武夷山春日温暖,月亮初圆之时,人们采摘新茶芽,敬献给如地仙般的人。茶饼印着飞鹊图案,散发着香气,宛如蜡片,在啼猿溪边,木兰船载着茶叶顺流而行。用金槽研磨茶叶,如同碾碎沉香粉末,清澈的茶碗中,轻泛着翠绿的茶烟。深知您分赠茶叶的恩情深厚而独特,傍晚时分,宜用北山的泉水来煮茶。

逐句剖析

"武夷春暖月初圆":武夷山春日温暖,月亮初圆之时,

"采摘新芽献地仙":人们采摘新茶芽,敬献给如地仙般的人。

# 地仙:武夷君,即武夷仙人。

"飞鹊印成香蜡片":茶饼印着飞鹊图案,散发着香气,宛如蜡片,

# 香蜡片:唐代名茶。

"啼猿溪走木兰船":在啼猿溪边,木兰船载着茶叶顺流而行。

# 木兰船:说鲁班曾采用吴地木兰树刻木兰舟。

"金槽和碾沉香末":用金槽研磨茶叶,如同碾碎沉香粉末,

# 沉香末:指碾碎的茶末如沉香末。

"冰碗轻涵翠缕烟":清澈的茶碗中,轻泛着翠绿的茶烟。

# 冰碗:青色越窑茶碗。

"分赠恩深知最异":深知您分赠茶叶的恩情深厚而独特,

"晚铛宜煮北山泉":傍晚时分,宜用北山的泉水来煮茶。

# 铛:煮茶器,似锅,三足。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尚书惠蜡面茶》是唐代徐夤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主题围绕友人所赠的蜡面茶,描绘了武夷春景、茶叶采摘、制作、烹煮等过程,表达对茶之珍奇的赞叹及对友人赠茶恩情的感激。运用比喻,如将蜡面茶比作“香蜡片”,把自己比作“地仙”;多感官描写,“香是嗅觉,“翠缕烟”是视觉。首联点明茶叶产地和受赠身份;颔联写茶叶制作与运送;颈联描绘碾茶、煮茶之景;尾联表达对友人赠茶的感恩。这首诗以细腻笔触展现蜡面茶的魅力,体现了当时的茶文化,兼具文学与文化价值,展现了徐夤在律诗创作上的技巧和对生活细节的捕捉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末五代文学家

徐夤(?~920?),唐末五代文学家。字昭梦,一作徐寅,莆田(今属福建)人。乾宁进士,曾官秘书省正字。博学多才,工诗擅赋,著作颇丰。其诗长于咏物,如《斩蛇剑赋》《御水沟赋》,脍炙人口,远播异域。主要作品有《探龙》《钓矶》二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武夷春景中蜡面茶的采摘、制作、运送、碾磨、烹煮等过程,表达了对蜡面茶珍奇的赞叹和对友人赠茶恩情的感激。这是一首写咏茶题材的七言律诗,借对蜡面茶相关景象的描写,写出了对茶的赞美和对友人之情的珍视。

2. 写作手法

虚实结合:“飞鹊印成香蜡片”描绘蜡面茶的外形,以“飞鹊”印模刻画茶饼的精致,是视觉实写;“啼猿溪走木兰船”想象茶从武夷山溪流运送的场景,“啼猿”“木兰船”增添画面动感与地域风情,属联想虚写。二者结合,既细腻展现茶饼的制作工艺,又拓展了诗歌的空间感,虚实相生中凸显蜡面茶的珍贵与雅致。

3. 分段赏析

首联“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点明茶叶产自春暖月圆时的武夷山,“地仙”一词将自己身份抬高,突出所赠茶叶的珍贵,暗示此茶非凡品,只有仙人般的人才能享用,为全诗定下珍奇的基调。颔联“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从茶叶制作和运送角度描写。“飞鹊印成香蜡片”形象写出蜡面茶的形状和香气,“飞鹊印”增添了制作的精致感;“啼猿溪走木兰船”描绘出茶叶经啼猿溪用木兰船运送,“啼猿溪”营造出一种清幽神秘氛围,暗示茶叶的不凡来历。颈联“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细腻刻画碾茶和煮茶的场景。“金槽和碾沈香末”写用金槽碾茶,将碾碎的茶末比作沉香末,体现茶的珍贵;“冰碗轻涵翠缕烟”写煮茶时,清澈的碗中升腾起翠绿的茶烟,从视觉角度展现煮茶的美妙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尾联“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直接抒发对友人分赠茶叶的感恩之情,“恩深知最异”强调这份恩情的特殊和深厚。“晚铛宜煮北山泉”则进一步说明此茶需用北山的泉水来煮,暗示茶的品质极高,只有好水才能与之相配。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

下一篇:唐·清尚《哭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