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ē
zāi
dǒng
shēng
xíng

朝代:唐作者:韩愈浏览量:2
huái
shuǐ
chū
tóng
bǎi
shān
dōng
chí
yáo
yáo
qiān
néng
xiū
féi
shuǐ
chū
néng
qiān
bǎi
huái
liú
shòu
寿
zhōu
shǔ
xiàn
yǒu
ān
fēng
táng
zhēn
yuán
shí
xiàn
rén
dǒng
shēng
zhào
nán
yǐn
xíng
zhōng
shǐ
néng
jiàn
tiān
wén
míng
shēng
jué
mén
mén
wài
wéi
yǒu
lái
zhēng
gèng
suǒ
qián
jiē
zāi
dǒng
shēng
zhāo
chū
gēng
guī
rén
shū
jìn
huò
shān
ér
qiáo
huò
shuǐ
ér
chú
gān
zhǐ
shàng
táng
wèn
jiē
zāi
dǒng
shēng
xiào
qiě
rén
shí
wéi
yǒu
tiān
wēng
zhī
shēng
xiáng
xià
ruì
shí
jiā
yǒu
gǒu
chū
qiú
shí
lái
ér
zhuó
zhuó
tíng
zhōng
shí
chóng
zhī
shí
míng
shēng
bēi
páng
huáng
zhí
zhú
jiǔ
lái
dài
gǒu
guī
jiē
zāi
dǒng
shēng
shuí
jiāng
chóu
shí
zhī
rén
xiāng
nüè
xiōng
wéi
chóu
shí
jūn
zhī
ér
lìng
chóu
xīn
jiē
zāi
dǒng
shēng
chóu

译文

淮河发源于桐柏山,向东奔流千里不停歇;淝水从旁流出,却只能流淌百里便汇入淮河。寿州下辖的安丰县,唐贞元年间有个董生召南在此隐居行善。刺史不推荐他,天子也不知他的名声。爵位俸禄不登家门,门外只有官吏,每日来催租讨钱。可叹董生啊!白天耕作,夜晚归来读古书,整日不得休息。有时上山砍柴,有时下河捕鱼。回家就备办可口的食物,到堂上问候父母生活。父母不忧愁,妻子儿女不叹息。可叹董生孝顺仁慈,世人不理解,唯有上天知晓,祥瑞降临没有定期。家里母狗哺乳外出觅食,鸡来喂养狗的幼崽。小鸡啄食庭院虫蚁喂狗崽,狗崽不吃,悲声啼鸣。鸡徘徊不肯离开,张开翅膀护着狗崽,等待母狗归来。可叹董生啊,谁能和他相比?当今世人,夫妻互相虐待,兄弟反目成仇。享受俸禄,却让父母忧愁。人心何其冷漠,可叹董生啊,无人能比!

逐句剖析

"淮水出桐柏":淮河发源于桐柏山,

"山东驰遥遥千里不能休":向东奔流千里不停歇;

# 遥遥:一作悠悠。

"淝水出其侧":淝水从旁流出,

"不能千里百里入淮流":却只能流淌百里便汇入淮河。

"寿州属县有安丰":寿州下辖的安丰县,

"唐贞元时县人董生召南隐居行义于其中":唐贞元年间有个董生召南在此隐居行善。

"刺史不能荐":刺史不推荐他,

"天子不闻名声":天子也不知他的名声。

"爵禄不及门":爵位俸禄不登家门,

"门外惟有吏":门外只有官吏,

"日来征租更索钱":每日来催租讨钱。

"嗟哉董生朝出耕":可叹董生啊!白天耕作,

# 耕:一作至。

"夜归读古人书":夜晚归来读古书,

"尽日不得息":整日不得休息。

"或山而樵":有时上山砍柴,

# 而:一作于。

"或水而渔":有时下河捕鱼。

# 而:一作于。

"入厨具甘旨":回家就备办可口的食物,

"上堂问起居":到堂上问候父母生活。

"父母不戚戚":父母不忧愁,

"妻子不咨咨":妻子儿女不叹息。

"嗟哉董生孝且慈":可叹董生孝顺仁慈,

"人不识":世人不理解,

"惟有天翁知":唯有上天知晓,

"生祥下瑞无时期":祥瑞降临没有定期。

"家有狗乳出求食":家里母狗哺乳外出觅食,

"鸡来哺其儿":鸡来喂养狗的幼崽。

"啄啄庭中拾虫蚁":小鸡啄食庭院虫蚁喂狗崽,

"哺之不食鸣声悲":狗崽不吃,悲声啼鸣。

"彷徨踯躅久不去":鸡徘徊不肯离开,

"以翼来覆待狗归":张开翅膀护着狗崽,等待母狗归来。

"嗟哉董生":可叹董生啊,

"谁将与俦":谁能和他相比?

"时之人":当今世人,

"夫妻相虐":夫妻互相虐待,

"兄弟为雠":兄弟反目成仇。

"食君之禄":享受俸禄,

"而令父母愁":却让父母忧愁。

"亦独何心":人心何其冷漠,

"嗟哉董生无与俦":可叹董生啊,无人能比!

# 无与俦:或作谁将与俦,或作谁与俦。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嗟哉董生行》是唐代韩愈在贞元年间创作的诗作,以安丰县隐士董邵南为原型,反映中唐社会现实。它打破传统诗律束缚,被沈括称作“押韵之文”,体现“以文为诗”的特点。诗中围绕董邵南白天耕种劳作、夜晚读书学习且尽心行孝的隐士生活,通过“朝耕夜读”“鸡犬哺雏”等细节,勾勒出孝慈的典范形象;又以“刺史不荐”“夫妻相虐”等现实描写,将董生甘于清贫、坚守自我与世人追名逐利作比,深刻揭露当时吏治腐败、礼教崩坏的社会问题。同时,通过散文化句式、议论及多变句法,强化抒情力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贞元进士,官至礼部侍郎。谥号文。因昌黎(今辽宁义县)是韩氏郡望,其文中常自称“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韩愈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诗与孟郊齐名,并称“韩孟”。诗风奇崛雄伟,力求新警,有时流于险怪。又善为铺陈,好发议论,后世有“以文为诗”之评,对宋诗影响颇大。代表作品有散文《师说》《祭十二郎文》,诗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山石》等。著有《昌黎先生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人物事迹与社会现实的古体诗。诗中写安丰县隐士董邵南耕读行孝的生活,展现其孝慈品德,又以“刺史不荐”“夫妻相虐”等现实对比,揭露中唐吏治腐败与礼教问题,表达对董生的赞美和对现实的批判。

2. 写作手法

铺陈:诗中以“淮水”“淝水”地理起笔铺陈,引出安丰董生;用“朝耕夜读”“具甘旨问起居”铺写其日常;以“狗乳鸡哺”铺陈祥瑞;再以“刺史不荐”“夫妻相虐”铺陈现实,多重铺陈凸显董生品德与社会矛盾。

3. 分段赏析

第一段:“淮水出桐柏,……不能千里百里入淮流。”诗歌以淮水、淝水的奔涌与短促对比开篇,淮水“千里不能休”象征董生坚韧不拔的精神,淝水“百里入淮”则暗喻其虽才华横溢却未得施展的命运。这种自然景观的铺陈,既突出了人物出场,又以水流意象隐喻董生“虽困厄而志不屈”的品格。第二段:“寿州属县有安丰……门外惟有吏,日来征租更索钱。”此段以散文式笔法直述董生隐居安丰的境遇。刺史不荐、天子不闻的困境,与“门外吏卒催租”的细节,凸显中唐寒门才士的生存压力。韩愈以冷静客观的叙述,批判科举制度与官僚体系的失职,为后文董生的道德坚守作反衬。第三段:“嗟哉董生朝出耕夜归读古人书……惟有天翁知,生祥下瑞无时期。”连用四个“嗟哉”形成情感高潮,通过“耕读不辍”“奉亲问起居”等细节,塑造董生“孝且慈”的完人形象。诗中“天翁知祥瑞”的浪漫笔法,既是对儒家伦理的礼赞,也暗含对朝廷忽视贤才的愤懑——唯有上天能识其德。第四段:“家有狗乳出求食……以翼来覆待狗归。”此段通过家犬哺幼、鸡雏护狗的奇特意象,以动物界的温情反衬人间冷漠。鸡犬尚知互助,而世人“夫妻相虐,兄弟为雠”,形成强烈对比。韩愈借物喻人,既凸显董生德行的感化力量,又批判社会道德沦丧。第五段:“时之人……亦独何心?嗟哉董生无与俦。”结尾四叹层层递进,从“谁将与俦”的孤独,到“食君禄令父母愁”的质问,最终以“无与俦”的决绝作结。韩愈将董生的个体悲剧升华为时代困境:贤者困顿于下,庸者窃据高位,直指中唐政治腐败与人才埋没之弊。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近俚近质处,乐府本色(“日来”句下)。亦以俚俗胜(“以翼”句下)。)。锻语刻酷警动(“亦独”句下)。长短句错,是仿古乐府,意调亦仿佛似之。汪琬曰:叙事质而不俚,琐而不俗,是谓古节古意。

清朱彝尊《批韩诗》

# 俞场曰:古诗长短句,盛于太白,如《蜀道难》、《远别离》等篇,实为公所取法者,其奇横偏在用韵处贯下一笔,然后截住,以足上意,如“尽日不得息”、“亦独何心”等句是也。

唐韩愈《昌黎先生诗集注》

# 唐人乐府类皆以礼丽之辞为之。自李太白出,斟酌于《离骚》、古乐府之间、而为之一变。公诗近之。

清汪森《韩柳诗选》

# 韩诗至《石鼓歌》而才情纵恣已极,至《嗟哉董生行》,则骎骎淫于卢仝矣。古人所以戒入鲍鱼之肆。附黄白山评:此退之自谓“才大无所不可”耳,岂胸无主张,容易渐染于人者!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

# 昌黎《董牛行》不循句法,却是易路。

清吴乔《围炉诗话》

# 《嗟哉董生行》,实用文体为诗,更讳不得。然其驰骋跌宕,音节疾徐,实是乐府长短句,不害其似文也。凡称“行”者,音调贵乎流走。

清张谦宜《茧斋诗谈》

# 直白少文,正是不可及处。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 神味古淡,节族自然,集中寡二少双,惟《琴操》间有近之者。

清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

# 鸡狗一段,形容物类相感、其说理本《易•中孚》“信及豚鱼”,其行文设色,又用《史记》李广射虎、苏武牧牴,细碎事极为铺张。此所谓人所应有,我不必有,人所应无,我不必无也。然其实总在《三百篇》,如“我徂东山”,叹恤士卒三年未归者,正言不过一二,瓜敦、熠耀、鹳垤、鹿场,娓娓言之。汉乐府犹得此法,如《上留田》之瓜蒂是也。

清方世举《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雍裕之《残莺》

下一篇:唐·赵彦昭《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