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èng
zhèng
bīng
cáo

朝代:唐作者:韩愈浏览量:2
zūn
jiǔ
xiāng
féng
shí
zǎi
qián
jūn
wéi
zhuàng
shào
nián
zūn
jiǔ
xiāng
féng
shí
zǎi
hòu
wéi
zhuàng
jūn
bái
shǒu
cái
shì
xiāng
dāng
lín
wěi
chì
wàng
dāng
jīn
xián
jùn
jiē
zhōu
xíng
jūn
wèi
huáng
huáng
bēi
xíng
dào
jūn
tíng
shǒu
chú
wàn
shì
guò
jiǔ

译文

十年前我们举杯相逢,你是意气风发的壮年,我是青涩少年。十年后再举杯共饮,我已成中年,你却已白发苍苍。我的才华与世道格格不入,如龙收鳞、鸟垂翅,再无展翅之望。如今贤才都在朝廷周旋,你为何也如此奔波惶惶。酒杯传到你手中莫停,这世上万事纷扰,唯有借酒方能消解。

逐句剖析

"尊酒相逢十载前":十年前我们举杯相逢,

"君为壮夫我少年":你是意气风发的壮年,我是青涩少年。

"尊酒相逢十载后":十年后再举杯共饮,

"我为壮夫君白首":我已成中年,你却已白发苍苍。

"我材与世不相当":我的才华与世道格格不入,

"戢鳞委翅无复望":如龙收鳞、鸟垂翅,再无展翅之望。

# 戢鳞:敛鳞不游,喻蓄志待时。

"当今贤俊皆周行":如今贤才都在朝廷周旋,

"君何为乎亦遑遑":你为何也如此奔波惶惶。

# 亦:一作独。

"杯行到君莫停手":酒杯传到你手中莫停,

"破除万事无过酒":这世上万事纷扰,唯有借酒方能消解。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赠郑兵曹》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通过饮酒的场景,表达了诗人与郑兵曹相逢的时光流转和彼此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身才华与社会现实的感慨。前两句描绘了十年前诗人与郑兵曹相逢时的情景,当时郑兵曹正值壮年,而诗人还是个年轻人。第三、四句对比了十年后两人再次相逢时的变化,诗人已年老,而郑兵曹也已白发苍苍。第五、六句诗人感慨自己的才华与社会不相符,已经放弃了追求,不再抱有希望。后四句诗人希望郑兵曹不要停止饮酒,因为酒能消除烦恼,令人忘却万事。诗中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展现了韩愈对人生和友情的深刻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贞元进士,官至礼部侍郎。谥号文。因昌黎(今辽宁义县)是韩氏郡望,其文中常自称“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韩愈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诗与孟郊齐名,并称“韩孟”。诗风奇崛雄伟,力求新警,有时流于险怪。又善为铺陈,好发议论,后世有“以文为诗”之评,对宋诗影响颇大。代表作品有散文《师说》《祭十二郎文》,诗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山石》等。著有《昌黎先生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尊酒相逢十载前,君为壮夫我少年。”诗人回忆十年前与郑兵曹初次相逢的情景,当时郑兵曹正值壮年,而诗人自己还是少年。这一句通过对比两人的年龄,突出了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第三、四句:“尊酒相逢十载后,我为壮夫君白首。”诗人再次描写十年后的相逢,此时诗人已成壮年,而郑兵曹已白发苍苍。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第五、六句:“我材与世不相当,戢鳞委翅无复望。”诗人自嘲自己的才能与世道不相适应,如同被困的鱼和折翼的鸟,失去了往日的希望。这一句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现实的不满。第七、八句:“当今贤俊皆周行,君何为乎亦遑遑。”这句诗中,“当今贤俊皆周行”表明当时社会上许多有才能的人(贤俊)都得到了重用,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周行)施展才华。而诗人反问“君何为乎亦遑遑”,意思是郑兵曹(君)为何也如此忙碌奔波(遑遑),暗示郑兵曹的境遇与那些得到重用的贤俊不同,表达了对郑兵曹的同情和对现实的无奈。后两句:“杯行到君莫停手,破除万事无过酒。”是诗人劝酒之语。“杯行到君莫停手”直接劝郑兵曹不要停下手中的酒杯,尽情畅饮。“破除万事无过酒”则表达了诗人对酒的依赖和对现实的无奈,认为只有酒能够解除世间的烦恼和忧愁。这反映了诗人在面对现实困境时,选择以酒来排解内心的苦闷和无奈,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希望通过饮酒来与朋友共度难关。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下一篇:唐·杨凌《咏破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