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òng
tíng
fēng

朝代:唐作者:张泌浏览量:1
kōng
jiāng
hào
dàng
jǐng
xiāo
rán
jìn
diào
chuán
qīng
cǎo
làng
gāo
sān
yuè
绿
yáng
huā
yān
qíng
duō
shāng
chūn
chóu
jiān
mǎi
jiǔ
qián
yóu
yǒu
rén
shù
jiā
zhù
chéng
cūn
luò
yáng
biān

译文

江面上浩荡荡景色萧萧然,终日里只看见菰蒲钓鱼船。青草湖里浪高三月从此过,杨花飞絮扑面江上风烟满。多情怀绪莫要观看伤春景,无法消愁只因没有买酒钱。极远处还布那几户渔家在,不成村落散住在那夕阳边。

逐句剖析

"空江浩荡景萧然":江面上浩荡荡景色萧萧然,

# 景萧然:这是同无风时比较,无风时江面百舸争流,异常热闹,而今船只避风,江面显得萧然。,浩荡:指风吹浪涌,白波浩荡记。,空江:洞庭湖水面横无际涯,尽日因风被阻,所以显得江面空旷。

"尽日菰蒲泊钓船":终日里只看见菰蒲钓鱼船。

# 泊钓船:钓船停在港湾中。,菰蒲:孤与蒲,皆生长在浅水处。菰,即艾白。蒲,水草。

"青草浪高三月渡":青草湖里浪高三月从此过,

# 青草:湖名,今在湖南省岳阳县西南,接湘阴县界,因湖南省有青草山,而且湖中多青草,故名。青草湖向来就和洞庭湖并称。一湖之内,有沙洲间隔,一名青草,一名洞庭。

"绿杨花扑一溪烟":杨花飞絮扑面江上风烟满。

"情多莫举伤春目":多情怀绪莫要观看伤春景,

# 莫举伤春目:不要放眼看那使人伤心的春天的景象。,情多:指多愁善感的人。

"愁极兼无买酒钱":无法消愁只因没有买酒钱。

# 兼:又加上。

"犹有渔人数家住":极远处还布那几户渔家在,

# 渔人:打渔的人。

"不成村落夕阳边":不成村落散住在那夕阳边。

# 夕阳边:在夕阳洒落的岸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洞庭阻风》是唐代诗人张泌创作的七言律诗,一作许棠诗。此诗描绘了诗人在洞庭湖因风受阻时所见的萧索景象,寄寓了伤春情怀与羁旅愁绪。首联勾勒出江面空阔、景色萧然,钓船整日停泊在菰蒲间的画面;颔联写青草湖三月风高浪涌,绿杨花飞舞如烟雾般迷蒙的景象;颈联抒发愁情,感慨自己多愁善感,且穷困潦倒无钱买酒消愁;尾联以景结情,展现夕阳下不成村落的渔家景象,烘托出孤寂氛围。运用借景抒情,如首联、颔联借洞庭萧索之景,烘托诗人的抑郁心情;颔联还使用了动静结合,“浪高”是动态,“绿杨花扑”增添动感,“一溪烟”营造静态朦胧感。这首诗情景交融,结构严谨,以景传情,将诗人的伤春与羁旅之愁融入景物描写中,语言自然流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张泌(?~?),唐代诗人。字子澄,淮南(今江苏扬州)人。历考功员外郎、内史舍人。宋开宝五年,以内史舍人知礼部贡举。张泌擅长诗词,诗多为七言近体,诗风婉丽,时有佳句。其词大多写艳情,清新活泼,写情微妙,浅而不俗,也有委婉清丽之作。主要作品有《寄人》《浣溪沙·晚逐香车入凤城》《洞庭阻风》《春日旅泊桂州》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洞庭阻风》由唐代诗人张泌(一说许棠)所作。诗人在途经洞庭湖时,因大风受阻,滞留湖边。面对空阔寂寥的洞庭景色,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写下此诗以抒发旅途受阻的愁绪和伤春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通过描写洞庭湖因风受阻时的空江、钓船、高浪、杨花等景象,表达了诗人伤春的情怀以及羁旅途中的愁闷心情。

2. 写作手法

以景结情:“犹有渔人数家住,不成村落夕阳边”,前句写洞庭湖沿岸仅几户渔人散居,“不成村落”可见人烟稀少、环境荒寂;后句以“夕阳”意象收束,夕阳的余晖为画面增添了萧瑟苍凉之感。这两句看似纯然写景,却暗含诗人因阻风滞留、漂泊无依的孤寂愁绪—荒村寥落、暮色四合的景象,恰是诗人孤独心境的外化,以景语作情语,将未明言的羁旅之愁、身世之叹融入苍茫暮色中,余韵悠长,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铺垫:首联“空江浩荡景萧然,尽日菰蒲泊钓船”通过空江的萧然景致与整日地面对菰蒲,一种寂寞抑郁的情感油然而生,为下面的进一步描写作了铺垫。

3. 分段赏析

首联“空江浩荡景萧然,尽日菰蒲泊钓船”,诗人因大风受阻于洞庭湖畔。极目望去,与洞庭湖相连的江面空旷寂寥,天色阴沉,景物一片萧索。风高浪急,无法渡湖,只能整日枯坐在钓船之中,唯有岸边的菰蒲相伴。“尽日”一词,将诗人因风阻无法前行的无奈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此联借空江的萧然之景与终日相对的菰蒲,巧妙地烘托出寂寞抑郁的情绪,为后续的描写埋下伏笔。颔联“青草浪高三月渡,绿杨花扑一溪烟”,诗人描绘了坐在钓船内看到的舱外之景。暮春三月,望向青草湖,狂风大作,湖面波涛汹涌,岸上的杨花也被风裹挟着四处飞舞,将流入洞庭的河汊上空遮蔽得一片迷蒙。“扑”字生动地刻画了柳絮随风飘舞的姿态,充满动感。白浪与白絮,水上与陆上皆为白色,冷色调更增添了几分凄凉。首句直接写风,让江面空旷,显风之强劲;这两句则从侧面着笔,因风才有浪高、花扑。前后两联从不同角度出发,把洞庭暮春风起时的景象描绘得细致入微。颈联“情多莫举伤春目,愁极兼无买酒钱”,在前两联写景的基础上,此联转而抒情。诗人困于洞庭之畔,又逢恶劣天气,感慨道:若本就历经坎坷、多愁善感,遇此情景切莫远眺,否则易生伤春之情。而诗人自己已然远眺,伤春之心顿起,更尴尬的是,愁闷至极却没钱买酒消愁。这两句由景入情,给人别开生面、意境陡转之感。尾联“犹有渔人数家住,不成村落夕阳边”,以景作结。诗人从感伤情绪中抽离,举目望去,夕阳西下,几户渔家零散地分布在远处,不成村落。零星的房屋与西下的夕阳,同样弥漫着萧然之意,这也是孤身旅人因风受阻于郊外而产生的抑郁心理的映射。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以景传情、情因景染,情景水乳交融。诗中的景物本就蕴含着无尽情思,诗人的悲愁又为景物蒙上一层惨淡色彩,意味深长,韵味悠长。在结构上,所见之景与所感之情交替呈现,诗脉清晰连贯,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律诗。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洞庭大境也,阻风就其一小处而言,风景宛然。

清陆次云《五朝诗善鸣集》

# 三四写阻风之景,声势俱出。

清杨逢春《唐诗绎》

# 此言洞庭浩荡,景物凄凉,终日钓船于菰蒲之畔。第四虚对实,即以风中之絮自比,起下“情多”、“愁极”句,回抱“萧然”。“住”字又正与絮飞无定相反也,摆脱变化,不可捉摸。

《唐诗鼓吹笺注》

# 一江中无船,二岸边有船,其我之船不得开,不必言而自明矣。此避实击虚之法也,妙,妙。“青草”、“绿杨”,借对甚奇,巧而不纤。

清赵臣瑗《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

# 夜泊洞庭湖边港汊,故有“绿杨花扑一溪烟”句,否则风景全不合矣,玩末句自明。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 写景自然(“青草浪高”二句下)。

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

# 绝顶好句(“绿杨花扑”句下)。

清周咏棠《唐贤小三昧集续集》

# 《洞庭阻风》云:“青草浪高三月渡,绿杨花扑一溪烟。”岂似咏洞庭者?气局之琐可知。

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高骈《闻河中王铎加都统》

下一篇:唐·李白《清平乐·禁庭春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