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uǒ
·
·
kōng
táng
shuǐ
chūn

朝代:唐作者:张泌浏览量:1
kōng
táng
shuǐ
chūn
wēi
dōng
fēng
sǎn
màn
yáng
liǔ
fēi
nán
mèng
yóu
zài
gāo
táng
yún
guī
jiāng
tóu
duō
fāng
cǎo
shāng
xīn
yān
qiǎo
qiǎo
jiāng
hóng
xìng
zhī
míng
jiā
rén
qīng
zhǎo
xiū
xiàng
chūn
tái
gèng
huí
wàng
xiāo
hún
yīn
chóu
chàng
yín
hǎi
gòng
qíng
liǎng
chù
yōu
yōu
fēng
làng

译文

空旷的水塘里水色碧绿,春雨细细飘落,东风轻柔地吹拂,杨柳絮随风飞舞。在南浦分别时的依依之情仍留在梦中,像高唐云雨般的情感却不再归来。暮色中的江岸芳草萋萋,极目远望,忧愁伤心,烟雾悄悄弥漫。隔着江水,一枝红杏格外明亮,好像美丽的佳人俯身凝视着清澈的水沼。不要在春台上再回头张望,自古以来销魂就是因为惆怅。银河和碧海都同样无情,两地之间悠悠地涌起风浪。

逐句剖析

"空塘水碧春雨微":空旷的水塘里水色碧绿,春雨细细飘落,

"东风散漫杨柳飞":东风轻柔地吹拂,杨柳絮随风飞舞。

# 散漫:弥漫四散。

"依依南浦梦犹在":在南浦分别时的依依之情仍留在梦中,

# 依依:恋恋不舍的样子。

"脉脉高唐云不归":像高唐云雨般的情感却不再归来。

# 高唐云:即巫山云。,脉脉:含情不语的样子。

"江头日暮多芳草":暮色中的江岸芳草萋萋,

"极目伤心烟悄悄":极目远望,忧愁伤心,烟雾悄悄弥漫。

"隔江红杏一枝明":隔着江水,一枝红杏格外明亮,

"似玉佳人俯清沼":好像美丽的佳人俯身凝视着清澈的水沼。

# 沼:池塘。

"休向春台更回望":不要在春台上再回头张望,

"销魂自古因惆怅":自古以来销魂就是因为惆怅。

"银河碧海共无情":银河和碧海都同样无情,

# 碧海:比喻天空。,银河:用牛郎织女事。

"两处悠悠起风浪":两地之间悠悠地涌起风浪。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所思·空塘水碧春》是唐代诗人张泌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前两句描绘春日之景,营造淡淡春愁基调;第三、四句道出离别不舍与思念无奈;第五、六句写江边日暮,烘托伤心深化思念;第七、八句以红杏喻佳人,寄托惆怅情思;第九、十句劝己莫回望,叹惆怅使人销魂;结尾两句将银河碧海拟人化,借“风浪”深化阻隔与思念之苦。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和对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思念和惆怅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张泌(?~?),唐代诗人。字子澄,淮南(今江苏扬州)人。历考功员外郎、内史舍人。宋开宝五年,以内史舍人知礼部贡举。张泌擅长诗词,诗多为七言近体,诗风婉丽,时有佳句。其词大多写艳情,清新活泼,写情微妙,浅而不俗,也有委婉清丽之作。主要作品有《寄人》《浣溪沙·晚逐香车入凤城》《洞庭阻风》《春日旅泊桂州》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空塘水碧春雨微,东风散漫杨柳飞”,描绘春日景象。“空塘”点明地点,“水碧”描绘水色,“春雨微”写出春雨的轻柔,“东风散漫”和“杨柳飞”展现出春日的生机与动态,营造出一种淡淡的春愁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依依南浦梦犹在,脉脉高唐云不归”,运用典故表达情感。“依依南浦”化用“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里的“南浦”是送别之地,因古人常在南面的水边(浦)送别,故“南浦”成为离别的象征意象。诗中“依依”二字更强化了依依惜别之情。“梦犹在”说明思念之深;诗人通过“南浦”唤起读者对离别的集体记忆,结合“依依”(留恋不舍)和“梦犹在”(思念未断),生动表现了诗人对往昔离别的深切怀念与怅惘。“脉脉高唐”化用的典故出自战国时期宋玉的《高唐赋》。宋玉在《高唐赋》中描写楚襄王游高唐国时,梦见巫山神女自荐枕席,临别时神女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世便以“高唐云雨”或“高唐梦”指代男女欢会或难以实现的情思。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表达了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和情感难以实现的无奈。“江头日暮多芳草,极目伤心烟悄悄”,描绘江边日暮景象。“江头日暮”点明时间和地点,“多芳草”描绘景色,“极目伤心”和“烟悄悄”烘托出诗人的伤心之情,进一步深化了思念的主题。“隔江红杏一枝明,似玉佳人俯清沼”,寄托思念之情。“隔江红杏一枝明”描绘隔江红杏的明亮,“似玉佳人俯清沼”色彩鲜明的“红杏”与“清沼”形成视觉冲击,却反衬出佳人的孤独——她独自俯身,似在期待又似失落。“似玉”既赞其容貌,又喻其高洁,更添可望不可即的怅惘。“休向春台更回望,销魂自古因惆怅”,劝诫自己。“休向春台更回望”劝诫自己不要在春台上再回头张望,“销魂自古因惆怅”表达了对思念之情的无奈,因为自古以来惆怅就会让人销魂。“银河碧海共无情,两处悠悠起风浪”,深化主题。“银河碧海共无情”将银河和碧海拟人化,说它们都无情,“两处悠悠起风浪”象征着两人之间的阻隔和思念的痛苦,深化了全诗的思念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建《早发汾南》

下一篇:唐·越溪杨女《春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