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阑干外小中庭":碧玉栏干外是个小小的中庭,
# 中庭:庭院;庭院之中。
"雨初晴":雨后天刚放晴,
# 初:刚刚。
"晓莺声":清晨时分,传来了黄莺清脆悦耳的啼鸣声。
"飞絮落花":柳絮纷飞花飘落,
"时节近清明":此时,已经临近清明时节了。
"睡起卷帘无一事":睡醒起身卷上珠帘闲无一事,
# 睡起:睡醒起身。
"匀面了":抹匀脸上脂粉,
# 匀面了:擦脂粉完了。匀面:涂擦脸上脂粉。化妆。了:时态助词,表示动作已完成。
"没心情":却没什么心情。
晚唐诗人
张泌(?~?),唐代诗人。字子澄,淮南(今江苏扬州)人。历考功员外郎、内史舍人。宋开宝五年,以内史舍人知礼部贡举。张泌擅长诗词,诗多为七言近体,诗风婉丽,时有佳句。其词大多写艳情,清新活泼,写情微妙,浅而不俗,也有委婉清丽之作。主要作品有《寄人》《浣溪沙·晚逐香车入凤城》《洞庭阻风》《春日旅泊桂州》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闺怨词。全词以清丽笔触,将少女“无一事”“没心情”的慵懒情态,与眼前春景相融合,细腻抒发其伤春自怜之情,暗含对心中之人的深切思念。
2. 写作手法
联想:“莺声”二字,轻易便能勾起读者对黄莺婉转啼鸣的联想,进而浮现出桃红柳绿的春日景致,更何况此时恰逢夜雨初歇、令人神清气爽的清晨。“没心情”三字,尽显五代小令于末句点出主旨的特点,此篇尤为突出。读到此处,读者难免会心生疑问、展开联想:她究竟为何心绪不佳?或许是心仪之人迟迟未现,或许是心上人离去后杳无音信,又或许是曾相伴的情人移情别恋、另觅新欢。情景交融:“雨初晴,晓莺声”的明快,实则是写少女内心的落寞,“飞絮落花”的暮春之景,更是少女心境的外化。“睡起卷帘无一事”本是赏景之举,却因眼前“飞絮落花”的暮春景象,生出“无一事”的空落。通过景物与动作的交融,让少女的伤春之感与怀人之情自然流露。渲染:“碧阑干外小中庭,雨初晴,晓莺声。飞絮落花,时节近清明”开篇五句的景物描写,为结尾三句的人物与事件铺陈了氛围,让女主人公“没心情”的情绪表达更富感染力。
3. 分段赏析
这首词开头,映入读者眼帘的是再平常不过的碧绿栏干,还有人们常见的普通庭院,确实没什么特别奇特的地方。但接下来的二三两句,词人就像挥动着能写出美妙文字的彩笔,把读者带入了一个韵味悠长、词句隽永的境界。这两句虽然只有六个字,可词人用词精准,每个字都用得恰到好处。一个“雨”字,清楚地指明了不久前刚下过雨这件事,“晴”又说明现在天气转好了。而“初”字,更是恰当地表明了雨和晴之间的关系:雨刚刚停下,天刚刚放晴。第三句更是用词精炼,“晓”字不仅点明了时间是早晨,还补充说明了上一句里的雨是夜里下的,晴天是清晨的晴天。“莺声”这两个字,会让读者很自然地联想到黄莺那婉转好听的歌声,还有由黄莺所能想到的桃红柳绿的春天景色,更何况还是在夜雨刚停、让人心情舒畅的清晨呢。开头这三句,词人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碧绿的横格栅门外面,那个花草丛生、树木高低不齐的小小庭院里,和屋子里面不一样,完全是另一个世界:春天的夜雨刚刚停住,那些在淅淅沥沥的细雨中沉默着的黄莺,这时候从睡梦中醒过来,放开喉咙唱出悦耳的歌声,开始了它一天里的第一件事,那歌声让人听得如痴如醉。“飞絮落花,时节近清明”这两句,词人在描绘景物的同时,已经在悄悄把读者引向另一个境界了。当然,从画面来看,空中飞舞的白色杨絮,悄悄落在地上的红色桃花,和上面两句描写的景色紧密呼应,画面依然很美。但一个“近”字,点明了春天正处在将要过去又还没过去的时刻,这时候的景色虽然比初春更美丽,可时间却比初春显得更加紧迫。读者好像也能感觉到,这美好的时光,这让人舍不得、深深迷恋的春景,快要走到尽头了,自然就勾起了人们珍惜春天、为春天即将逝去而感伤的情绪。要是说前面五句还只是在描写景物,那最后三句就是在写人、写事了。而且后面这三句,因为有了前五句的铺垫渲染,包含了更丰富的内容和更复杂的情感。“睡起”既和上面的“晓莺”相呼应,也把女主人公那种没什么情绪、提不起精神的样子生动地展现在眼前。“卷帘”这个动作,大概是被黄莺的歌声吸引,不由自主地做出的下意识动作。可正是这个动作,把屋子里的青年女子和庭院里的春景联系在了一起。更值得细细品味的是“无一事”这三个字,青年女子真的什么事都没有吗?那她不是正好可以毫无牵挂地欣赏眼前这美丽的春光吗?但实际上,女主人公的心里并不平静。所谓的“无一事”,其实是正话反说,下面的“匀面了”给我们透露了其中的缘由。女主人公面对着室外的春景,那暮春时节飞舞的杨絮和飘落的花瓣,每一样都在触动着她本来就按捺不住的春日思绪。何况她在对着镜子涂抹面容的时候,大概也已经察觉到了涌上心头的烦恼,以及因此而在脸上出现的一两丝一闪就消失的皱纹。青春的时光快要过去了,可眼下自己还独自守在闺房里,这一切,自然引出了最后一句,也是最有分量、最能打动人心的一句:“没心情”。五代时期的词,那些短小的令词,常常在最后一句说出本意,这一特点在这首词里表现得更明显。读到这里,读者不禁会产生疑问、展开联想:她为什么没有心情呢?也许是她心中想象的那个理想伴侣到现在都没有出现;也许是她爱慕的男子离开后,一直没有书信传来;也许是曾经和她相守在一起的情人,又移情别恋,有了新的喜欢的人。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语言质朴却意境深厚,字句浅近而余韵悠长。清淡的笔墨里藏着浓烈的情感,浓郁的情思中又透着几分淡雅。全篇没有刻意雕琢的警句,读来却让人回味无穷,留下无尽的思绪。
上一篇:唐·杜甫《晚登瀼上堂》
下一篇:唐·蔡孚《打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