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河烟直":千里的河面上烟雾笔直地升腾,
# 河:一作何。
"青槐夹岸长":青翠的槐树沿着两岸长长地排列。
# 青槐:长青的槐树,常作庭荫树和行道树。
"天涯同此路":来自天涯的人同走这条路,
"人语各殊方":说的话语却各属不同的地方。
# 殊方:远方,异域。汉·班固《西都赋》:“逾昆仑,越巨海,殊方异类,至于三万里。”唐·王维《晓行巴峡》诗:“人作殊方语,莺为旧国声。”孙中山《上李鸿章书》:“集殊方之货实,聚列国之商氓。”
"草市迎江货":乡间集市迎来江上的货物,
"津桥税海商":渡口桥头向海上的商人征税。
"回看故宫柳":回头望那旧时宫殿旁的柳树,
"憔悴不成行":早已衰败零落,不成行列。
# 憔悴:形容没有精神。
中唐著名诗人
王建(766?~830后),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他出身寒微,终生未举进士。元和间为昭应丞、渭南尉,大和初官至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王建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他的诗作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郁。善以白描、比兴手法,用典型形象针砭时弊,揭示社会矛盾,语言含蓄,简洁峭拔。善短篇,多七言,尤以《宫词》百首著名。代表作品有《海人谣》《当窗织》。著有《王司马集》《王建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行旅感怀诗。通过描写汴河沿岸千里烟直、青槐夹岸的景致,展现天涯同路却人语各异的景象,及草市迎货、津桥税商的商贸实况,末句回望故宫柳的憔悴。表达了羁旅的疏离感,对民生的关注,以及对故国衰微的怅惘与感伤。
2. 分段赏析
首联“千里河烟直,青槐夹岸长”两句,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汴河沿岸的开阔景象。“千里”写出河域的辽远,“直”字描绘河烟的舒展,“青槐夹岸长”则通过两岸绵延的槐树,展现出旅途所见的自然之景,画面开阔而静谧。颔联“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由景入情,转向对人事的感慨。同一条道路上走着来自天涯的行人,彼此的语言却各不相同,既写出了旅途的普遍性,又点出了异乡的疏离感,字里行间流露出羁旅的孤独与漂泊之味。颈联“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两句聚焦于汴河的商贸场景。“草市”迎接江上来的货物,“津桥”处官府向海商征税,简洁地勾勒出当时商业的繁荣与管理的实况,既展现了社会生活的一角,也暗含着诗人对民生百态的观察与关注。尾联“回看故宫柳,憔悴不成行”以回望的动作收束全诗。曾经的故宫旁,柳树已是憔悴不堪、不成行列,诗人借柳树的衰败意象,寄寓了对故国衰微的感伤与怅惘,将旅途的见闻与深沉的历史感慨融为一体,余味悠长。
上一篇:唐·李白《相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