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ī

朝代:魏晋作者:陈琳浏览量:2
chén
lún
zhòng
shù
jiān
shì
yǒu
shū
huái
怀
shāng
jié
shū
zhǎn
yǒu
yóu

译文

我混迹在普通百姓之中,和世间其他人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忧郁的情绪在心中郁结难解,却找不到任何可以舒展心怀的途径。

逐句剖析

"沉沦众庶间":我混迹在普通百姓之中,

"与世无有殊":和世间其他人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

"纡郁怀伤结":忧郁的情绪在心中郁结难解,

"舒展有何由":却找不到任何可以舒展心怀的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诗》是魏晋时期诗人陈琳创作的一首古体诗。全诗共四句,语言简练,情感深沉。诗中,诗人以“沉沦众庶间”开篇,直接点明自己身处平凡人群中的处境,表达了一种与世无争、平凡无奇的生活状态。“与世无有殊”进一步强调了自己与世俗并无二致,透露出一种平淡甚至略带无奈的心境。后两句“纡郁怀伤结,舒展有何由”则转向内心情感的抒发。“纡郁”形容心情郁结不畅,“怀伤结”表明内心充满忧伤与愁绪。诗人自问“舒展有何由”,即如何才能舒展胸怀、排解忧愁,流露出一种对现实困境的无力感与对精神解脱的渴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陈琳(?~217),东汉末年文学家。字孔璋,广陵射阳(今江苏宝应东北)人。汉灵帝末年,任大将军何进主簿。后入袁绍幕,并掌管书记,曾为袁绍作檄文斥责曹操。袁绍败归曹操,曹操爱其才,任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后又徙为丞相门下督。陈琳是“建安七子”之一,擅长写诗,诗中五言、七言杂用,文辞古朴,颇有汉乐府古风。他所作草书檄文甚多,文辞工丽,多骈偶成分。代表作有《饮马长城窟行》《为袁绍檄豫州》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句“沉沦众庶间”以直白的语言刻画了诗人身处平民百姓之间的生存状态。“沉沦”二字带有强烈的被动感,既暗示了社会地位的卑微,也隐喻精神上的困顿。诗人用“众庶间”点明环境,将个体置于群体中,凸显孤独无依的处境。次句“与世无有殊”进一步深化这种平凡感。“无有殊”三字斩钉截铁地否定自身与世俗的差异,表面是自嘲,实则暗含对现实压抑的不甘。此句通过否定句式强化了情感张力,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对“泯然众人”状态的无奈与愤懑。第三句“纡郁怀伤结”转向内心描写。“纡郁”形容愁思郁结盘曲,“伤结”则直指心灵创伤的无法化解。诗人用叠韵词“纡郁”增强音律的沉郁感,配合“伤结”的凝重意象,将抽象的情绪具象化为可触摸的心理状态,体现魏晋诗歌“以悲为美”的审美倾向。末句“舒展有何由”以反问收束全诗。“舒展”呼应前句的“伤结”,构成情感上的转折与追问;“有何由”的答案不言自明——在“沉沦众庶”的现实中,诗人找不到释放愁绪的出口。此句将个人困境升华为对时代压抑氛围的控诉,语言简练却余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魏晋·曹丕《诗》

下一篇:魏晋·卢谌《赠崔温诗》

猜你喜欢